中遠洋:造箱業務陷谷底

中遠洋:造箱業務陷谷底

【本報訊】中遠太平洋(1199)受惠於旗下造箱業務中海集運盈利回復增長,今年第三季盈利按年上升3.9%至9821.3萬美元,表現優於上半年;按季則錄得升幅5.6%。不過中遠洋人士認為,造箱業務仍難言谷底反彈。季內收入按年上升14.3%至1.83億美元。今年首九個月則錄得盈利按年跌幅16.4%至2.77億美元,每股盈利跌17.4%至10.18美仙;若扣除2011年度出現的一次性特殊收益,實質業務盈利跌幅為9.8%。然而單計自行經營的碼頭和集裝箱租賃業務,於第三季則錄得盈利跌幅0.5%至7698.1萬美元;而首9個月盈利則上升13.8%至1.98億美元;反映第三季度碼頭和集裝箱租賃業務盈利表現轉差。

應收賬款有改善

集團持有21.8%的集裝箱製造商中集集團,第三季錄得應佔盈利3912.8萬美元,按年升6.3%;中遠太平洋人士分析,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所致,現時仍難言造箱業務是否谷底回升。期內集團的手頭現金顯著增加44.6%至8.4億美元;集團於9月底的應收賬款有所改善,較去年底減少14.1%至2.23億美元,但對供應商的應付賬則顯著上升103%至4.099億美元;流動負債對流動資產比率達91.2%;總負債對總資產則為42.3%。中遠太平洋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王興如表示,第三季碼頭總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繼續有所放緩,按年升9.2%至1457.7萬個標準箱;當中以環渤海增長最快,達15.6%,而海外碼頭增幅只有0.4%,當中歐亞航運樞紐蘇彝士運河碼頭吞吐量錄得跌幅達17.2%至70.1萬標準箱,北歐Antwerp碼頭跌幅亦達16%至24.7萬個標箱。中遠太平洋人士分析,蘇彝士運河碼頭期內發生罷工事故,停工10日影響至業務表現,還有北歐碼頭調整航線,以及廈門新碼頭投入營運,錄得初期虧損。集裝箱租賃業務方面,王興如指於第二季快速復蘇後,需求於第三季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