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間公佈第三季業績的內銀股中國銀行(3988),意外地錄得按季淨息差擴闊達6點子水平,加上收費收益按季顯著反彈,未受監管當局限制收費政策太大影響,故中行第三季盈利按季只微跌0.22%至347.62億元(人民幣.下同),跑贏原本估計按季跌約一成的預測。不過,中行旗下中銀香港(2388),季內淨息差及淨利息收入卻雙雙下跌。
記者:劉美儀
證券界形容,中行按季淨息差擴闊是「意外驚喜」,公佈雖未有披露逾期或關注類貸款等詳情,但初步看資產質素未見惡化迹象。儘管中行季度成績有本身因素使然,未必完全反映其他大行走勢,惟業界相信,餘下大行表現應不會太過「走樣」。
若按年比較,中行第三季盈利較去年同期增長16.6%,累計今年首九個月,盈利更達1063.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4%,亦是中行首次錄得九個月盈利水平突破千億元紀錄。季末中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38%,較6月底升0.23個百分點。
證券界原先預期,第三季大行淨息差會較中型行為佳,但前者息差仍將按季持平或輕微收窄,沒有報告估按季擴闊。
上季新增貸款1647億
中行昨公佈指,首三季度集團淨息差為2.12厘,較6月底水平擴闊2點子,按季推算擴闊6點子至2.16厘,淨利息收入亦按季升3.1%至653.9億元。截至9月底,該行客戶貸款總額為6.92萬億元,較6月底貸款額新增了1647.5億元。
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員Mike Werner認為,中行季度淨息差擴闊,乃「意外驚喜」(positive surprise),原先料該行淨息差按季收窄約1點子,但結果卻錄得按季擴闊6點子,該行亦受惠於強勁的貸款配置能力,帶動其淨利息收入增長,大行在拓展貸款方面的優勢,明顯較中型銀行取勝。
另一歐資證券研究主管表示,中行季內存款額下跌,加上其貸款組合年期,普遍較中型行長,到明年初才要重訂息率,故季內其淨息差及淨利息收益,不受人行早前減息因素帶來負面影響。
資產質素仍待觀察
9月末中行不良貸款率,從年中的0.94%降至0.93%,惟不良貸款總額,季內則增加5.37億元至641億元。該歐資行主管指,雖然中行管理層透露,逾期貸款按季下跌,但受季節性入賬因素影響,傳統上不良貸款會更多在第二及第四季度反映,故資產質素仍待觀察。
話你知:不對等減息撐經濟
正常而言,減息通常是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同步下調,銀行息差不變,稱之為對等減息。
相對而言,若存款、貸款息率下調幅度不一,便是不對等減息,就如今年年中、內地貸款利率下調幅度高於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就是好例子。
為甚麼要不對等減息?以今年年中那一次為例,貸款利率下調幅度較存款利率減幅大,主要目的是想「撐經濟」,希望透過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對當時正在下滑的中國經濟構成穩定作用,惟相關調整的副作用是令內銀息差收窄,利息收入同步減少,對整體內銀盈利構成負面影響。
中國再對上一次不對等減息,要數到08年9月,當時正值金融海嘯高峯期。
那次中國將貸款利率下調,但存款息率則保持不變,目的亦是希望透過減輕企業借貸成本,從而達到穩定局面的效果。
專家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