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自由行賄 - 盧先亞

好不主席:自由行賄 - 盧先亞

昨天寫到中港兩地居民在跨境消費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糾結在一起,此消彼長,亦造就了社會內外的矛盾。其中「貢獻」和「影響」最大的,始作俑者也就是曾特首當日眉飛色舞地提到「中央送禮」政策的其一,並大言香港想窮都幾難嘅自由行。參照旅發局及相關資料,去年內地旅客到訪人數達2800萬人,當中逾六成為自由行旅客,相對政策推出初期的人數大幅增加26倍,而上半年至今入境嘅陸客,比對去年同期還是有兩成幾增長。而市場估計,由內地客推動的本港經濟增長,主要見諸於零售業,年度數字佔整體經濟續由0.4%升至0.9%,即係都仲未到百分之一!況且淨係計產出,政府又有冇認真同市民計過中間所涉的公共成本係幾多?

效益大跌 配套卻難兼容

就以最受惠嘅零售業為例,行業興旺係帶動舖租上升嘅重要原因,今日店舖東主或會因為生意好啲而賺多啲,不過支歌仔只會唱到續約嗰陣,因為租金已經升到無譜,繼續撐落去,縱有提價空間,卻總追不上加租幅度,到時咪又變番艱苦經營。而經濟利益最終亦只會回歸業主和地產商,其實最受惠嘅又係邊個?過往這些情況或只會發生在商業旺區,看似不會直接影響區外居民,不過當上水呢個咁傳統嘅非商業地區都受到波及,居民要同啲水貨客爭購爭車爭路之餘,仲要捱貴貨,你話最受罪嘅又係邊個?又參照旅發局公開數字,去年訪港內地客中,有800萬人次為深圳的「一簽多行」且即日回來的旅客,這批都是三年前內地政府批准200多萬享有無限次「進出」香港的持深圳戶籍人士。毋須考證,當中絕大大大部份咪就係嗰啲水貨客。講真呢啲民生問題,既非小事,更唔係乜嘢地下活動,全部都係光天化日明目張膽咁發生,根本唔使擔凳仔同攞筆記本都可以了然於心,政府不針對情勢處理,依法執勤,反而跑去為非深圳戶籍人士(呢批更多至400幾萬)可「一簽多行」來港吶喊助威,又怎會不是本末倒置。現時雖喊停此項德政,但係同樣「擱置」並非「撤回」,有朝本土經濟轉弱,政府定乘虛而入,趁勢推出以小蠅利換大苟合。若然順利「過骨」,往後香港真係想唔「紅」都幾難。別怪我疑人多慮,眼見往後新增自由行消費力顯然較低,確實已不能為香港帶來多大經濟效益,惟社會各樣配套能否兼容,現政府卻不關心,這樣又怎教人安心。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