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信報》「樓狂背後」專題:以為樓市飆升背後,受累的只是社會基層、低收入的打工仔?樓狂背後,未畢業的莘莘學子在面對課本知識外,還要學習現實的殘酷,體會高樓價如何扼殺每一個向上流的機會。家住天水圍、現年20歲的欣欣是城市大學二年級生……升班後不再獲分配宿位,要每天乘小巴轉西鐵線,再轉兩程港鐵到九龍塘上課,來回足足3小時。「最慘是我今年時間表有『天地堂』,早上8時上第一節課,最後一節晚上9時才開始,中間6、7個小時不知去哪裏;有時跟同學討論功課至凌晨,山長水遠回天水圍;如果翌日有8點課,基本上洗個澡小睡片刻已要預備出門。」曾經一段長時間,我是個《信報》忠實讀者兼訂戶。當日決心斬纜的低處原來未算低,真沒想過今時今日水準可以淪落如此!我認才疏學淺冇墨水,請問高樓價如何可以扼殺每一個年輕人或者任何一個人向上流的機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定律,是否因為我們有能力破壞大自然所以自封為神,所以理應有求必應?事有湊巧,我亦是新界大西北居民,同樣以港鐵為上班出入的交通工具,一樣要上「天地堂」,中間只能小睡片刻,舟車勞頓寢食難安,扼殺我僅餘的青春活力時間、還有「搵真銀」的機會,豈不更攞苦嚟辛兼犯賤?年輕人連陣腳都未站穩、事業基礎亦未打好,沒有能力買樓最正常不過。想日後有能力自立應該畀心機讀好書,積極裝備好自己,以迎接日後種種必然會遇上的嚴峻考驗才對的嗎?還在求學階段,樓價狂升狂跌也好,究竟關大學生甚麼事?除非沒宿舍住要瞓街,否則有甚麼好怨?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