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中國PMI續升仍有隱憂<br>標普踩國企財務風險大

滙豐中國PMI續升仍有隱憂
標普踩國企財務風險大

【本報訊】熱錢湧港,中國經濟報穩應記一功,而滙豐10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數據升至49.1,創三個月新高,並有機會重返代表經濟擴張的50水平。正當樂觀情緒重臨,評級機構標普昨在北京「贈興」,唱淡八大行業並點名指鐵道部、國航等17家國企財務風險極大。

中國經濟前景是吉是凶?滙豐10月份PMI初值數據中,新定單分項指數升至六個月高位的49.7,產出分項指數升至48.4的三個月高位,至於新出口定單亦有所回升。期內投入及產出價格指數轉升至50以上,反映通脹壓力上升。

屈宏斌籲再放水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隨着新定單指數上升,PMI初值連續第二個月回升,主要受惠於前期寬鬆措施發揮效果。但基於外部挑戰及勞動市場依然受壓,需要延續寬鬆政策,以確保更穩固的增長復蘇。屈宏斌所說的,中央亦明確,新華網更引述財政部發言人重申,今年5月份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及時採取包括退稅等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進入第三季度後經濟增速基本趨於穩定,並呈現出一系列積極信號。財政部口中的積極信號,昨被標普發佈的《中國100大企業》信用觀察報告專輯化身為淡友,報告指中國大企業面臨顯著財務風險。該報告選取了107家中國大型企業,涉及了15個行業,其中國有企業佔總數的80%左右。其中中國國航、中國遠洋、河北鋼鐵、首鋼集團、天津泰達投資控股和鐵道部等17家國企事業單位被評定為財務風險極大;另有中國鋁業、中國中鐵、中糧集團、大唐集團、山東鋼鐵等33家企業被評定為財務風險很大;而107家企業中只有中國移動和中國石油集團被認定為財務風險極低。

A股料將現反彈

對於企業來說,財務風險很大當然要設法改善,但大前題要有生意做。瑞銀證券首席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李認為,因中國經濟減速而引發的去庫存周期已持續約一年時間,隨着國際大宗商品近期價格仍堅挺,預計未來數月內國內企業會有新一輪庫存回補,此將推動A股在第四季度出現反彈,他戲言:「這一波反彈只是讓投資者半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