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ker賣飯盒搞補習<br>送外賣反攻金融界

iBanker賣飯盒搞補習
送外賣反攻金融界

《人物專訪》

假如成為iBanker是閣下的理想,那麼以下三位主角,顯然視你的理想為無物。三個80後,同樣有iBanker高薪筍工唔做,膽粗粗創業。其中一個為麥格理經理級人馬,轉行搞外賣飯盒;另兩名年輕人,不甘於瑞信、摩通打份牛工,決定齊做老闆搞另類補習。 記者:倪敏慧

陳嘉銓(Danny)表示:「起初個個都大潑冷水,好哋哋有iBank唔做,我外父、外母都曾經好唔開心。」其實陳嘉銓所指的外父,原來就是立法會議員何俊仁。
陳嘉銓2007年加入麥格理衍生工具的支援部門,剛好見證金融市場,由高峯跌至谷底,最後他成功避過裁員潮。本來可繼續安心做個「賓架」(Banker)的他,前年便決定主動離場,與老婆May,亦即何俊仁女兒,於金鐘開設「便當工房」,主要賣日台式外賣平價便當,主攻金融界人士。
一樣於金融區工作,不一樣的工作性質。以往安坐辦公室,每日對着一堆數字,工作性質刻板,對他來說,毫無工作壓力,輕輕鬆鬆賺巨額bonus。
偏偏他竟萌起唔撈念頭,「我覺得唔適合,銀行廣告成日話為客着想,其實間間係為賺錢。以前加拿大滙豐sell客,都會憑良心去做,但香港係另一個世界,一個廝殺嘅世界,你唔殺佢(客),第二個會殺,完全冇道德。」

曾做大家樂水吧偷師

他回想當年金融海嘯,眼見花旗銀行股價由60美元直插至2美元,但不少散戶卻因為Accumulator(股票累計期權合約,外界戲謔為"I kill you later"),「焗住」要以每股30多美元買入,他為這班散戶感不值,但無奈愛莫能助。
他不想為錢而顛倒自己的價值觀,同時希望完成創業理想,於是決定豁出去博一博。有見餐飲業入行門檻低,加上多得港交所(388)加時,令金融界對外賣的需求增加,於是他用一年時間,籌備「便當工房」。
Danny為求偷師,主動應徵到大家樂(341)申請做水吧,由低學起兼偷師,了解如何控制出餐的速度,以便學以致用,將系統應用於自己店舖。

陳嘉銓前年放棄iBanker工作,一度令其外父何俊仁唔開心。 梁志永攝

做生意諗計由輸變贏

以往對着投行高層,轉個身與學歷較低之基層共事,Danny彷彿置身另一個世界,「以前做投行,每講一句說話都要諗後果,隨時因為一句嘢,俾人攞住嚟砌,唔可以暢所欲言;但大家樂啲人好直,唔鍾意就鬧你,你唔搞佢,佢就唔搞你,仲會教你。」
現時Danny與老婆日日落舖,親力親為。近日面對同區競爭加劇,營運開始出現危機。問他與Banker比較,那份工作滿足感較大。
Danny笑言,「人工當然係做投行較大滿足,家我成日諗住盤生意,生活都冇埋。不過做生意畀到我以前未有過嘅體驗,我認我家生意算係輸咗,但生意最開心地方,就係你要諗方法由輸變贏。對我來講,iBanker只係一份人工多啲嘅工,That's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