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樓價天天破頂,窮人則越住越細,劏房呎租貴過山頂豪宅,門口卻窄得連一張舒適床褥都放不進去。自稱屋邨仔、由細窮到大的舞台技術員黃偉政,從90呎公屋出發,誓要設計出窮人版「變形金剛屋」,以有限預算創造舒適居所,讓窮人能住得舒適。 記者:吳淑義
家具店擺放的六呎大床、豪華梳化、特大衣櫃甚為誘人,但百萬窮人蝸居卻只有數十呎,29歲的阿政居於屯門的單人公屋,「全屋6呎半乘13呎半,計埋唔夠90平方呎,我肯定個設計師冇住過公屋,根本唔知窮人需要」。那個「修長」的家,廚廁佔了近半面積,剩下空間放了小床就容不下梳化,枱凳當然免問,門口只有2.4呎闊,許多組合家具都進不了,「我仲有好多朋友住劏房,最窄嗰個門口只闊1.5呎,個人要打側入屋,裏面連凳都冇張」。
兩萬蚊買齊用料
創意在狹縫滋生,阿政想出「變形金剛屋」計劃,「概念係受設計師張智強(Gary Chang)啟發,佢以變形嘅『箱宅』屋聞名全世界,但佢間屋有300幾呎,用靚料改裝要用好多錢,一般人負擔唔到。我想用少少錢做一個山寨版,一、兩萬蚊已經可以買齊全屋用料,逐件買返去慢慢砌,每件都可以上到巴士,運返屋企都要識慳錢,可以話係窮人恩物」。
阿政想以自己的家作為示範單位,變形家具的組件能進入只有呎許闊的門口,組裝完成之後,開合之間可以變出舒適的床、枱、凳及各式家具,「例如我做緊一組變形床,合埋晒可以瞓得好舒服,打開就變成舒適嘅梳化,下面仲有空間收納雜物,仲有電掣可以幫手機叉電,家居可以簡單又舒服」。
變形屋的設計,原來跟成長經歷有關,阿正從小父母離異,跟姑媽居於公屋,「六個人住300幾呎,冇任何私人空間」。在無人管教下,阿政小時候流連街頭學壞,中四被記過及踢出校。其後到大一設計學院讀時裝設計,卻因家境貧困沒錢做畢業展,成績不理想及英文不好而無法入行,只好轉做車房打工,卻學會力學結構知識,打下設計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