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熱錢已湧港<br>金管局加碼66億捍衞聯滙

百億熱錢已湧港
金管局加碼66億捍衞聯滙

【本報訊】熱錢湧港不停,港滙續強。金管局繼上周六入市注資46.7億元後,昨日兩度買美元沽港元,再注入66.26億元。本報統計發現,單計10月份,四隻中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瘋狂吸金116億元,金額與金管局注資至少112億元相若。業界估計,歐美資金藉ETF中港掃貨,是今次港滙觸及強方保證的主因,預期後市續大漲小回。

記者:李芳芳、倪敏慧、林靜

彭博數據顯示,安碩A50(2823)於本月三度增加1.3億基金單位,按新增單位當日收市價計,本月累吸資12.94億元。三隻於美國上市之中港ETF,亦成為熱錢追捧之對象。當中以追蹤香港上市中資股的富時中國25指數ETF最誇張,自本月10日起,連續九個交易日獲資金認購,密密增加達2310萬個基金單位,共涉資67億港元。

資金狂買港元推高滙價,陳德霖任總裁的金管局被迫買美元穩定滙價。

四隻中港ETF吸資116億

至於iShares MSCI香港ETF及iShares MSCI中國ETF,亦共獲36億港元購入。上述ETF同於美國掛牌,惟所投資的股份均在港交易,因此合共116億資金早已透過滙市,湧入港股掃貨。
金管局四日內第二度向銀行體系注資,穩保港滙。昨日假期,港滙數度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價1美元兌7.75港元,促使當局兩次出手買入美元沽出港元。市場解讀為受到人民幣升值的牽引,資金競逐市值較低的中資相關資產。
昨日港滙在交易時段升見7.75兌每美元水平,當局在下午三個小時內,分別兩度買入5.05億美元和3.5億美元。金管局發言人指,銀行體系總結餘明日會增至1599億元。

羅家聰:炒中資股受惠升值

對於當局需於亞洲時段頻密入市承接港滙,交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表示,相信是由人民幣滙價走強的帶動,估計資金流入本港的部份誘因,是炒起市值較便宜的中資相關資產。人民幣昨報6.2480元創滙改後新高。
星展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高級副總裁王良享指,港滙自9月中美國實施第三輪量化寬鬆持續上升,加上與美元掛鈎港元亦屬強勢貨幣,資金沒有走出去的誘因,再有數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價並不為奇。臨近內地「十八大」會議召開,有望落實新政策,令資金進入本港追捧中資概念股份。
港股昨日假期休市,美股昨晚早段急跌200點,恐拖累港股今早低開,截至本港時間昨晚10時,新加坡交易的黑期跌90點。友達資產管理董事熊麗萍認為,在資金氾濫的市況下,大市料繼續走強,縱然調整亦可在21500點見支持,變數在內銀業績。獨立股評人陳永陸更指,目前港股氣氛高漲,恒指隨時上闖22000關,大調整仍未到時候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