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百萬開無聲餐廳<br>巧婦不問回報 助聾人融入社會

耗百萬開無聲餐廳
巧婦不問回報 助聾人融入社會

「聾人唔係標籤,同英國人、法國人一樣,代表佢哋有唔同嘅語言同文化」這是無聲餐廳「Friends」老闆娘鄭綺文(Elaine)的口頭禪。兩年前,她經朋友介紹下認識了香港聾人協會(聾協),令她對聾人有不一樣的體會,激發她投資逾100萬元創辦聘用聾人的餐廳,不問回報,只為聾人開拓出路。記者:王淑君

鄭綺文Elaine(48歲)為本地企業的創辦人、執行總監暨董事,擁有多元化的事業。因緣際會與聾協結成夥伴。「我真係估唔到,成立咗30幾年嘅機構會經營得咁辛苦」,原來聾協一直依賴賣旗籌款為主要經費來源,惟連續兩年欠缺運氣,失落賣旗的機會。「佢哋都試過用其他方法籌款,但因為外表睇唔出有缺陷,好多人都覺得佢哋呃人」。就在聾協瀕臨結束邊緣,Elaine獲邀成為籌委會主席,並舉辦兩次步行籌款「拯救」聾協,暫緩財困危機。她認為聾協須有穩定的經費來源,必先讓社會了解他們,更要為聾人謀求長遠的生計。

蝦碌百出 笑容搭夠

於是,她構思成立一間全聘用聾人的餐廳。「聾人嘅工作通常冇乜機會同人溝通,而我想打破框框。其實佢哋只係聽唔到嘢,工作能力係冇問題」,Elaine堅信只要多花時間培訓,聾人亦能做好侍應的工作。點子一想好,她馬上找契女Carrie合作,籌備三個月,投資過百萬即創辦了「Friends」。然而,上月中試業期間,「蝦碌」百出。「試過有位客人向侍應示意,侍應以為佢已經食完,倒晒所有食物,後來先知道客人係想『打包』!」負責市場推廣及餐廳營運的Carrie憶述,Elaine亦笑言:「大家都手忙腳亂,我都落場幫手夾蛋糕,點知越幫越忙。」雖然偶有烏龍事發生,食客反應不俗,其中Daniel大讚:「味道都幾好,侍應好好笑容。」

弱聽的侍應嘗試以手語與客人溝通。

用心服務 接觸世界

經一事,長一智。她們發現餐廳的設施未能配合聾人侍應,故現時餐廳七成侍應為聾人及弱聽人士,其餘則為健聽人士。「枱面上嘅紙筆係後加,將會推出改善咗嘅餐枱紙,希望之後全部侍應都係聾人。」新餐枱紙上的圖像有助客人和聾人侍應溝通,桌上有「我用手語用心為你服務」的溫馨提示。聾協仝人首次參觀餐廳時,不禁嘆謂餐廳裝潢「咁靚」,令Elaine悵然,她憤憤不平說:「點解聾人工作嘅地方唔可以靚?呢度只係佢哋嘅起點,幫佢哋接觸出面廣闊嘅世界。」她坦言首次涉足飲食業,社企模式的經營方法「都係摸住石頭過河」。她現時只為努力做好餐廳為先,不問盈虧。「Friends」地址:紅磡置富都會廣場7樓742號舖facebook網頁: http://www.facebook.com/friendswithdeaf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電話:2990 8688傳真:3711 2468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恒生銀行:368-006565-001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滙豐銀行:580-198836-001渣打銀行:447-0-667059-3網上捐款: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