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接新界東北及深圳東部的蓮塘/香園圍口岸,為內地人直接進入特首梁振英提倡的「邊境特區」的主要關口,口岸工程正火速上馬。發展局計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1.8億元,興建口岸旅檢大樓、出入境等設施,盼於2015年初動工,趕及2018年啟用。發展局指新口岸是應付龐大的跨境旅客,否認為「邊境特區」服務。 記者:譚靜雯
深港兩地政府於2008年拍板興建蓮塘/香園圍口岸,為港深第七個陸路口岸,連接深圳東部,每天可處理3萬跨境人流,以及1.7萬架次的車流量。
擬斥資1.8億元建設施
根據發展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顯示,當局計劃明年1月向工務小組和財委會申請撥款1.8億元,展開新口岸設計、工地勘測及興建包括旅檢大樓、出入境大堂、公眾停車場等設施。若工程獲財委會批准,當局會在2015年初開始建造工程,並在2018年啟用。發展局發言人稱,新口岸將採用「兩地兩檢」模式,與現時羅湖口岸相似,日後聯檢大樓也會分兩層辦理出、入境的手續。不過,蓮塘/香園圍口岸被指是「割地賣港」計劃的一部份,文件顯示,蓮塘口岸已被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及《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內。特首梁振英「御用」智庫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前年推出的研究指,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內的坪輋/打鼓嶺區,納入可讓內地人自由出入境的「邊界特別發展區」,並實施內地居民「落地簽注」政策,內地人只須持有內地身份證及往來港澳通行證,便毋須向相關公安局提前辦理赴港簽注,可即到即簽形式直接進入「邊境特區」。蓮塘口岸毗鄰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打通關口成為融合的最佳證明。
興建行車路接通粉嶺
此外,政府計劃興建一條雙線雙程行車路,連接蓮塘香園圍口岸及粉嶺公路交滙處,行車時間可由現時30分鐘大幅縮短至8、9分鐘。政府早前表明會微調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發展局發言人指,雖然新口岸也有計算新發展區人口的使用量,但強調口岸主要是應付龐大的跨境旅客,即使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發展密度增加,也不影響口岸工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