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起歐洲比賽也有瞄頭,不過想以前運動員身份談更敏感問題,就是在舊機場區我們需要一個「體育城」嗎?近日很多方面都發聲,但我想大家首先要搞清楚甚麼是「體育城」。「體育城」可以是綜合大型設施,包括容納數萬觀眾含田徑跑道的先進草地球場、大型室內體育館,甚至加上可容納上萬觀眾左右的游泳館。惟這種「體育城」的建立有幾個問題要注意。配套需包括巨型公共運輸應付大型活動、在龐大維修費用下有否足夠用量、還有公眾會否能使用這種高端高費用的場地,以及大型賽事對附近環境滋擾。以香港來看,舊機場區似乎……。而世界很多大城市的經驗所見,興建這類建築群都是符合上述條件的。若所謂「體育城」是為頂尖運動員提供訓練基地,那沙田體院及全世界大球會都是好例子,這些設施都通常建在近郊或大學的,這是所有效益及成本的綜合考慮。另如涉及大眾使用與普及,那便應分散在各地區或優化拓展現時設施。如以平等機會來看,所談的「體育城」其實沒可能為所有體育項目提供場地,而事實上在香港不少運動連場地也沒有。一個地方的體育文化是極多方面聚沙成塔而成的景象,並非有一個大型體育建築群便能促成。我也到過擁有世界其中最大球場的地方,但在那裏根本感受不到丁點體育文化呢!何輝廣東省體育台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