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評委踢爆 內地官賄文學獎

諾獎評委踢爆 內地官賄文學獎

中國賄賂在敲諾獎的大門!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瑞典漢學家馬悅然(Goran Malmqvist)在上海訪談時爆出有內地官員送禮請他推薦,更開出:「獎金歸你,名譽歸我」的條件。網民譁然:「太丟臉!把潛規則推廣到世界了。」

「有位山東文化幹部給我寄了很多畫、古書,還說他本人很闊,獎金我可以留下,名譽歸他。我都退回了。後來發現,他開始給諾貝爾獎小組主席寫信了。」馬悅然稱經常收到一些中國人來信,內容是請他譯作品,推薦諾獎。他提醒不必過份抬高:「諾貝爾獎不是選世界冠軍,只是頒發給我們認為好的作家。」

送古書名畫 馬悅然退回

88歲的馬悅然此次應邀到內地,是參加由他譯成中文的瑞典詩人湯瑪斯.特朗斯特羅姆新作宣傳。但前日見面會儼然「中國作家問鼎諾獎」專場。他回應莫言獲獎,稱評委們少有的一致,他讚莫言作品充滿批判性:「非常會講故事,且敢於說真話……看重他在著作中表現的立場。至於他是黨員還是作協副主席,這與他的著作一點關係也沒有。」針對他因莫言得獎發財的傳言,馬悅然說「我一塊錢都沒賺」因縱然有他譯的莫言作品將在瑞典發行,但早在莫言獲獎前給了出版社,收了稿費,賺錢的只有出版社。去年內地「作家」張一一稱為得文學獎給了60萬美元(約466萬港元)賄賂馬悅然,令文學獎陷誠信危機。馬悅然否認並譴責這是惡意抹黑。其後張說錢是通過「不認識」的德國朋友給的,可能是給他「黑掉了」。馬悅然曾任瑞典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專員,因批評毛澤東1958年起21年不准踏足中國;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再遭拒入境直到1994年。2000年高行健獲文學獎,中方批評他是幕後黑手。去年「收賄」風波後,馬悅然發公開信宣佈與中國官方絕交:「(我)斷絕的是一個腐敗的、早就失去領導人民資格的中國政權。」馬悅然表示,老友艾青之子藝術家艾未未因批評政府遭禁錮,也促使他下這一決定。不過他表示不會斷絕與中國的民間交流。南都網/《瑞典日報》/《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