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CEO首項任務 竟伸手攞錢<br>思捷世紀供股 大折讓撲水52億

新CEO首項任務 竟伸手攞錢
思捷世紀供股 大折讓撲水52億

【本報訊】思捷環球(330)在新行政總裁(CEO)馬浩思剛上任一個月,首項任務竟然是向股東「伸手攞錢」!思捷昨晚公佈自97年4月以來首次股本融資,以大比例、2供1進行供股,每股供股價8元,較昨收市價12.44元折讓高達35.7%,集資最多52.46億元,以繼續提供彈藥予其180億元品牌翻身大計。
記者:吳綺慧、陳健文、吳永強

今次交易由滙豐及瑞銀進行包銷,股份將於本月29日除權。分析員及基金界一致認同消息屬突然及負面,料在除權前股價會持續受壓。但市場消息指由於供股已獲投行全數包銷,無論認購反應如何,計劃都勢在必行,由於供股價較市場折讓頗大,加上供股權可拆售,料可吸引部份股東認購。
至於由6月中起,不停密吸思捷的中南証券及海通國際(665),截至前日其持倉量已分別達1.78%及7.66%。市場消息稱,該批股份的持有人尚未決定會否參與供股。中南証券的大股東是知名細價股玩家莊友堅。

馬浩思剛上任思捷行政總裁一個月,即宣佈供股計劃。

籌錢翻新品牌

思捷行政總裁馬浩思昨晚在電話會議中形容,股東認購思捷是「值得」,「思捷有很大潛力,是世界上最強的服裝品牌之一。我不知道業務何時見底,但我們方向是正確的,無論是批發、零售都見到有改善,只是消費者的反應難以預計,所以要集資,以預備復蘇的過程會很漫長。」他強調,品牌翻身大計會繼續,開支預算亦無大變化。
財務總監鄧永鏞則表示,公司已研究過各種融資渠道,考慮利息成本後,決定用供股更合適,強調思捷在供股後,沒有進一步集資計劃,公司亦會有90日禁售期。思捷截至6月底止,淨現金有14億元。
有外資分析員稱,沒想過思捷會供股集資,反映公司真的對未來數年經營環境「唔睇好」,而且不會如市場估計般會「使少啲」,「今次供股代價唔細,要攤薄三分之一,算係好大比例;但居然情願咁,都唔用銀行貸款,咁可能息率真係唔平,公司擔心以未來嘅經營環境,利息支出會好影響盈利表現。」

15年來再集資

有基金經理說,撇開炒供股權因素,長遠不認為8元的思捷「抵買」,「佢唔係滙控(005)、九倉(004),雖然你睇市賬率(PB)覺得好似好平,但當中好多無形資產,思捷經營前景高度唔明朗,未來仲有幾多嘢要write down?股價幾多先喺底?都好難講。」
思捷曾是市場趨之若鶩的「現金牛」,從來只有前大股東邢李㷧配股套現,公司絕少融資需要。其對上一次股本融資已是97年,以先舊後新方式折讓4%批股集資6.3億元。另外,思捷在2010年初曾取得13間銀行總共26億元5年期貸款,用作購回思捷中國業務之用。當時貸款息率僅為為同業拆息加74點子,平過同期籌組銀團的新地(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