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通行正:布吉大芬油畫村 掙扎求存vs畫出彩虹

大陸通行正:布吉大芬油畫村 掙扎求存vs畫出彩虹

龍應台問道:「我會被深圳畫家村的《星夜》感動嗎?」以複製名畫著名的「大芬油畫村」,藏着無數拿着油畫筆的人。他們究竟是畫工?畫師?畫家?還是藝術家?臨摹名畫,就完全失去了價值?現在的大芬油畫村,臨摹名畫的人依然存在,但在臨摹與原創路上掙扎求存的人多不勝數。我覺得,至少要來大芬油畫村一趟,給他們一個發聲的機會。 記者:彗心 攝影:長毛 模特兒:Jennifer@Pure Models

畫作咖啡二合一

來到「咖啡.畫廊」,最令人興奮的是可以觸摸畫中的大象,感受作者的筆觸,大象的皮膚,跟在藝術館中參觀的感受完全不同。

大芬村的藝術家都是與眾不同,他們都沒有一種高攀不了的感覺,而是能從理想與現實中取得平衡。就像這間「咖啡.畫廊」的老闆正剛,無論是商業畫作,還是藝術氣味濃的作品,這間咖啡店都有。
坐在中間的木吧枱上,呷着一杯熱騰騰的拿鐵,心情自然地投入藝術的氛圍當中。「咖啡也是藝術的一種,它的味道能讓你更能陶醉於藝術的境界中,領受作品帶來的信息。」這裏的畫風別樹一幟,既有粗獷型的鐵藝畫,也有讓人恬靜的荷花。「我稱我的風格是東方神秘主義,在我的作品中,都運用了天然的材料,如鐵、荷葉等來造成的。」我稱這裏是一處親民的畫廊,因為客人能隨意觸碰畫家的筆觸,像這幅大笨象,零距離的欣賞,才讓你體會到作者作畫時的心境。

咖啡,讓人更陶醉於藝術的世界中。

拿鐵¥28

作者最愛以自然物料描繪大自然,利用真荷葉來創作。

鐵藝畫是作者獨創。

咖啡.畫廊

電話:(86)755-8951 2361
地址:深圳布吉大芬油畫村老圍東五巷7-1

解讀不同畫家

認識大芬油畫村,因為讀過龍應台的《星夜》。作者用人工眼淚來比喻複製出來的名畫。作者問道:「我會被深圳畫家村的《星夜》感動嗎?」我不斷思索,臨摹的畫作是否真的沒有自身的生命?正如,李安執導的《色,戒》,與張愛玲的小說版本已經是兩個文本,應該有各自不同的解讀方式,何必將兩者互為比較?由是於此,我還得親身來到大芬油畫村,尋找我的答案。

大街的店內店外,都放滿了山水油畫。

穿過小巷,油畫依然高低錯落地擺放售賣。

大芬油畫村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大芬油畫村
交通:乘搭地鐵至大芬站

深圳畫師 盼港式生活

走到小巷裏,小店裏的一位畫師正在按着電腦螢幕中的相片一筆一畫地描繪,細緻得連衣上的狐狸毛,每一條毛的方向都數算清楚。然後我再看看門前掛着的一幅畫像,原來是畫師的自畫像。我駐足觀看了許久,原來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作品,一眼便能看穿。在畫像中,我認識的畫師,是嚴肅、拘謹、堅毅,半點驚恐,半點自信。「哈哈!自己的性格……人都是多重性格了吧!」謝強回應道。
謝強,河南設計學院畢業,畢業後從事產品設計,「但我還是喜歡自由的生活,於是來到大芬油畫村,每天畫畫的時間都很隨意。」他的畫,有靜物,有國畫,也有風景。我找到了一幅熟識的圖畫,原來是我們古老的上環。「因為我很喜歡香港,她是一個經歷過歷史沉澱的城市。那裏比較民主自由開放吧!」「你不是說這裏很自由嗎?」我問。他只是微笑回應,但也許我們都能明白,在內地不是甚麼都能畫,不是甚麼都能以原創為由就能碰。「以前我主要以臨摹畫作為主,價錢比較大眾化。我認為,臨摹也是學習的過程,也是讓我們沉澱的過程。以蒙羅麗莎為例,臨摹之先也要了解作者的背景,想像他作畫時的心情。同時,自己對蒙羅麗莎的性格,也需要自己去捉摸,所以,每個人畫的蒙羅麗莎也是不同的人,好像孖生姊妹一樣,外表相似而已。」
要生存,甚麼都要畫,名畫要畫,客人的order要畫,就是心裏的民主畫像不能畫。一幅自畫像,高掛在門上如門牌,就是提醒自己原來的身份,是一位藝術家。

他最愛還是門口掛着的一幅自畫像,表達自己另一面。

雖然他從未來過香港,但一直憧憬着香港的生活方式。

為了維持生計,謝強多按着照片描繪,栩栩如生。

小巷牆上的藝術家

轉入老圍西五巷,這條巷是最美的。街巷的兩旁放滿了現代的潑墨畫,大街上還有不少名畫家的蠟像。Andy,讓我想起行動繪畫的先驅者Jackson Pollock。「這是我的憤怒系列……憤怒……因為家人不支持我當畫家吧!」
在眾多抽象畫中,唯一一幅人像畫最矚目,「這是我的自畫像,六十年後的我。它是在我飢寒交逼、發高燒的時候,沒錢買藥,半夜起床,只花了數分鐘便完成了,冒了汗過後便康復過來,它表達了我對死亡的恐懼。」這幅自畫像,定不了價,即使上月只賺了四十塊錢,他也不賣這幅自畫像。
其實,他從前也是寫實派的畫家,喜歡批判主義的畫作,「可是賣不出,只是曾賣過一幅《不要逃,我要自由》給一對波士頓的夫婦。」為了生計,2010開始,他便走向抽象派的路。「色彩同樣能給人想像,不再表露自己的政治觀,純粹是個人的幻想。」

沒有自己的店舖,每月只用五百元租下一幅牆賣畫。人稱魔幻派的Andy,透過色彩線條,表現心中的幻想。

困苦、飢餓、高燒下完成的一幅《六十年後的我》,那幾分鐘,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

夫婦拼出名堂

在油畫村中,還藏着一間外表古舊的「太陽山藝術中心」,單單在這裏已能花上三小時。中心本來是一間安徽派的四合院,花了六年間改建而成。內裏每一景一物都是一件藝術品,所有桌椅、筆筒都是沉船木製成,密度其高,極為珍貴。這裏還會提供優質的咖啡和茶,坐在露天的紙傘下,看着石榴樹,品味咖啡,頓時進入了古色古香的意境中,更可以聽聽老闆娘朱紅,憶述她和畫家陳求之打拼的故事。
遊覽院子時,我心想:「原來大芬村還有如此富有的藝術家。」誰知,這裏的主人陳求之,也曾經過流淚谷。「我們結婚時,丈夫所穿的都是舊衣裳,連嫁妝也是我娘家僱車送過去的。不過,我就是欣賞他畫畫的才氣。」老闆娘朱紅說。事實上,陳先生的書法的確給人一種磅礡的氣勢,表現出人窮志不窮的風骨。「那時結婚後,家父給我買了房子,我們還得請求丈夫的爸爸借錢裝修,可是他爸爸不相信他有還錢的能力,他心裏有說不出的難受,於是便隻身到了深圳工作。當我後來到深圳找他的時候,他只是住在一所鐵皮屋裏,我們身上沒有一塊錢,後來我決定出來幫他賣畫。」
陳求之原來也是臨摹名畫,「但後來我們發現高端精品畫的價錢更有市場,畢竟歐洲人不會重複買同一複製出來的作品,就這樣我們就吸引了一批高端精品商業畫的客戶,從此打響名堂了。」朱紅說。

沉船木造的筆筒¥300、紙鎮¥380。

陳先生的書法講求美感構圖。

在四合院中,除了欣賞安徽派建築外,還可以品味咖啡。

這道牆大有故事,當裝修準備拆毀時,幸好被陳先生喝停,才能保留下來。

太陽山藝術中心

地址:深圳布吉大芬油畫村老圍47號
開放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6時
門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