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巴基斯坦男生矢志學中醫,推廣廉價中醫治療。浸大中醫藥學院今學年取錄首名巴基斯坦裔學生簡達滿,他曾見證山草藥能治好頭痛,又有朋友接受針灸成功治療運動傷患,因而對中醫藥感興趣。懂得烏都語的他希望,五年後成為中醫師,用中醫藥幫助少數族裔人士。
被中藥神奇藥效吸引
中醫藥學士及生物醫學雙學位一年級生Taimoor Khan(簡達滿),今年21歲。中學時候他跟朋友行山,有人途中感頭痛不適,隨團導師在山上找到草藥,塗上該名人士太陽穴後頭痛立即消,阿簡自此被神奇中藥吸引;其後他又有朋友在運動受傷後以針灸治療痊癒,令他對中醫更有信心。但原來他與家人從未看過中醫,只希望學好中醫後,可替長期患鼻敏感的媽媽根治頑疾。
在巴基斯坦出生的阿簡,3歲跟父母由巴基斯坦移居香港;小學老師嫌其中文名太長,幫他改了「達滿」這個中文名。阿簡能操流利中英語,但在本地讀小一至小四時,中文全科「肥佬」,至小五時才開始適應。他中學就讀於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中五及中七應考中文「冇難度」,更有學習普通話及文言文,高考取得1B1C3D好成績,中文更取D級。原來阿簡中、小學時候,每天上課車途上,都會將途中取得的免費中文報紙讀完,藉此學好中文。
根據最新人口普查,本港約有34萬名少數族裔人士,巴基斯坦裔人士佔約1.8萬人。阿簡指其巴基斯坦朋友普遍會到公立醫院的西醫求診,因收費較中醫便宜,故希望畢業後提供廉價中醫診斷。他指同鄉和本港中醫「雞同鴨講」,自己則可用烏都語直接了解病人需要:「唔理乜國籍,想醫好佢哋。」
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部副主任余堅文表示,今學年取錄36名高考生,阿簡是其中一員,共1,072人競爭;今學年學院接獲3,000名首屆新高中生申請,只取錄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