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在他「事實與偏見」的專欄中寫道:「被生活蹂躪過的人生特別寶貴,而經歷過自我摧殘後醒覺過來的人生更彌足珍貴……」
被生活蹂躪或自我摧殘,也許說的是兩個過程,先是時運不濟,先天不足,接着是因為老是四處碰壁便自暴自棄。現實社會中太多墮落的實例便是這樣開始,而人的高下就此分得出,兩條路要嘛隨波逐流,要嘛自我救贖,除了人之高下可以分出來,人的價值也於焉完成。
上天從來不曾許諾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玫瑰花園;四季長春、好花常開,同人不同命,有些人的一生是無災無難無風無雨,有些人則一關過了還有更大的一關,沒有好日子過,終其一生都像在戰場上,傷痕纍纍死過翻生,這樣的人生當然步步驚心,但是從種種考驗中成長也茁壯了自己,變成打不倒打不死的好女好漢,如果可以選擇當然希望無災無難過此生,然而命運這回事不到你來選擇,有什麼辦法呢?
被生活蹂躪已經很慘了,自我摧殘更是加速走上滅亡,一旦陷入萬劫不復,悔之已晚。
喜歡與一些真正生活過的人聊天,聽他們對人生的領悟,有許多痛苦過後的獨到之見有以教我,而含着銀匙羹出世的人生太一帆風順了,一切早已被安排好不用自己開徑闢蹊,像一朵花擺着看看可以,可惜無香無味,總覺得缺少一些什麼,大半輩子人生匆匆已過,不算有什麼起跌,不算有太多的考驗與經歷,所幸很能欣賞與自己有着不同人生經歷的人們,也看得到他們擁有的是許多普通人缺乏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