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回答上周自己提出的問題。人為甚麼要射殺未來的自我?祖瑟夫哥頓利域一臉愁苦,雖然有很多錢,但用三十年的生命來換值得嗎?由於我們沒有看到他的生活,所以他是否穿名牌?擁有數不清的女人?餐餐吃懷石料理?甚至連他的家也沒看過。觀眾怎樣也無法投入他的角色。前半段戲就在莫名其妙,好像有點看頭,又有點悶地過去了,直到布斯韋利士出場才稍為明白點。於是上邊的那個問題根本就不用答:這個設定本身就是無聊。再下來便是另一個問題了。兩位男主角活着是為甚麼呢?這個殺手的職業如此非人化,那麼一定是為了錢了?但那一塊塊金(還是銀呢?)磚好像只是用來裝飾,放在家裏已經很快樂?
一個販賣橋段而沒有生活、性格的電影就是這般空洞。但這部電影又不是那些變形金剛、美式英雄只求打個沒停,好像要觀眾思考些甚麼,又讓你根本從何想起的電影,看着只覺得編導頭腦混亂。
其實後半部是不錯的。有打鬥,有超能力,有犧牲,有劇情。我不明白早點入局不是好點嗎?至於未來世界的暴君會不會在偉大的母愛教化下變好,便只能作笑話看了。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