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接近政府的權威消息透露,中國廣東、江蘇、浙江等七個佔全國貿易總額超過八成的區域,他們的外貿年增速目標已無力達成,全國10%的增速目標也無望實現。
江蘇浙江山東難達標
江蘇、浙江、山東等省份年初設定的外貿增速目標分別為8%、10%、10%,而三省外貿系統高層均判斷最終增長率預計只有3%左右,美國市場佔比更多的廣東省形勢略好,該省外貿系統高層則判斷,7.5%的外貿增速目標能否達成有變數,預計最終增速約6.5%。
商務部高層在調研時說,金融危機對中國外貿的影響並非一兩年就能結束,中國外貿還是會有增長,但是緩慢的低速增長。在其看來,今年10%的增長目標完成難度太大。
西班牙BBVA中國經濟師夏樂預期,今年中國外貿出口增長只有6%左右,不能達到原來目標10%,原因是今年受到歐債危機帶來不確定因素,令外圍需求不足;加上人民幣兌歐元等其他貨幣,升值不少,影響出口競爭力。
出口顯著放緩,對中國低附加值出口產業打擊較大,如玩具和製衣業,因出口競爭力削弱,部份已遷到東南亞等其他國家生產。而一些非必需品如機械和電子,亦會受到暫時性影響,但當需求回升,定單仍會回來。
生泰錶業董事總經理葉小帆表示,今年全年的定單情況已塵埃落定,該公司由於主攻中東和南美洲市場,受到歐債危機影響較少,當地有一定消費能力,因此今年的定單仍能保持約15%至20%增幅,表現尚算不俗。
此外,該公司會選取較特別的原材料及設計,產品較為冷門,受大圍環境影響相對較細,但會做得較辛苦。
出口航運股或受打擊
然而鐘錶業界整體表現,他預期業務平均只有單位數字增長,今年下半年情況要較上半年為差,不明朗的因素相信會持續至明年中;亦有個別同業,今年業務跌幅逾50%。
中信証券國際董事林一鳴認為,中國出口放緩,對相關出口、航運等股份影響最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