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天平均有約5,000份本地郵件因地址不詳、沒有收信人等原因延誤或無法派遞。原來不少「問題郵件」的地址十分有趣,例如有市民將鴨寮街寫為「電子零件街」、文咸西街寫為「南北行街」等,郵差往往要化身為偵探,推斷郵件最終目的地。 記者:歐陽子瑩
市民除了自創中文地址,英文地址亦不能倖免,香港郵政稱,曾有人將寄往西灣河(Sai Wan Ho)的信寫成West Bay River,又將花園街(Fa Yuen Street)變成Garden Street;有人甚至自創縮寫,以HV代表Happy Valley(跑馬地)、TKL代表Ta Kwu Ling(打鼓嶺),令到郵差大傷腦筋。
郵差派遞靠經驗推斷
在灣仔區派信逾10年的郵差詹廣新表示,會盡量憑經驗推斷信件的真正地址,「寄件人經常將銅鑼灣道(Tung Lo Wan Road)和高士威道(Causeway Road)的英文名混淆,但『派慣派熟』都知道大概位置」。他其後會在郵件上貼上字條,讓收件人通知寄件人地址錯了。
若郵差未能識別地址不完整的郵件目的地為何,信件會送至郵局的退信組處理,若繼續追查下仍毫無頭緒,郵件會被列為「死信」。根據規例,死信會存放在郵局一星期至五個月,若沒有人查詢或認領,會分類處理,如銷毀、送交慈善機構或轉交政府物流服務署拍賣等。
郵寄違禁品個案急升
此外,隨着網購日漸流行,郵寄違禁品的個案越來越多。香港郵政高級經理呂保存指,今年8月有337件因投寄違禁品而被退回的郵件,較今年1月的38件顯著上升,當中主要是含有鋰電池的手機或電子產品、香水或有揮發性的化妝品等。
呂保存指出,一般市民投寄的郵件沒有特別包裝,違規品可能引致危險,後果不堪設想;香港郵政表示,若發現有人多次投寄違規物品會發出警告信,再犯會考慮提出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