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酒樓遭職員推撞 搭港鐵聽冷言冷語<br>盲人牽導盲犬受盡歧視

入酒樓遭職員推撞 搭港鐵聽冷言冷語
盲人牽導盲犬受盡歧視

【本報訊】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看得觀眾眼淚在心裏流,但現實中,導盲犬並非人見人愛。今年8月,香港再次引入兩隻導盲犬NaNa和Deanna,惟使用牠們的失明人士卻反遭歧視,受盡冷言冷語。與NaNa互相依靠的失明女子傅提芬希望港人多認識導盲犬,直言:「NaNa就等如我對眼!」

記者:馮詩媚、周子惇、陳偉雄

兩歲的導盲犬NaNa是一頭拉布拉多犬,來自美國,「咪睇佢黑色、體形大,以為佢好惡,其實佢好溫馴!」共同生活了兩個月,傅提芬(英文名Inti)已視牠為姊妹,建立了深厚感情,邊摸牠的頭邊說:「我信佢會一直守護喺我身邊!」NaNa像聽懂她的話,乖乖伏在她腳邊。
30多歲的Inti自小已有深近視,4歲時深達400多度,怎料16歲會考期間發現患上青光眼,之後做過多次手術,可惜未能成功,自始過着模模糊糊的生活,「雖然看不清,但日常生活也可應付,出街也可以」。
中學畢業後,Inti任職電話推廣員,惟06年起視力惡化,感應到的光越來越少:「感覺自己嘅視力一級級落,好快就跌至零。」進入黑暗世界的一天,她情緒幾近崩潰:「點解連僅餘嘅光影都唔畀我?」
那一刻,她想過放棄、想過自殺,更乾脆辭工躲在家四年,斷絕所有人的接觸,但黑暗世界並不好過,Inti每次外出也步步驚心,「又怕撞跌人,又怕手杖篤到人被罵」。男友幾經辛苦,將Inti由谷底拉上來,08年終於重拾信心,再次投入社會和工作。

導盲犬NaNa等於Inti一雙眼,經過兩個月的生活,人狗合一,不能分割。

乘客:咁多人仲帶隻狗上車

去年,心光盲人院暨學校推出「4人4狗」導盲犬使用計劃,Inti有幸被選中,今年7月還親身到美國受訓,學習指揮導盲犬和如何替牠按摩。她個性好動,獲分配性格活潑的NaNa。經過26日訓練,Inti帶着NaNa回港,她明白不再是自己一個人,但生活從此不簡單。
有次下班經過一間海味店,NaNa被一隻貓嚇得發慌跑出馬路,Inti被拉扯得差點跌倒,扭傷了腳。要適應NaNa,還要學習如何令其他人認適應牠。有次乘搭港鐵上班,因入閘要花較多時間,遭後面的人抱怨:「做乜帶隻狗入嚟?」坐巴士時,亦受盡冷言冷語,「咁多人仲帶隻狗上車,人都冇位坐喇!」

Inti上周日應邀帶同NaNa參加慈善步行籌款,男友Chris(箭嘴示)亦到來支持。

經理:牌照講明不可帶寵物

為了不想NaNa被罵,Inti惟有主動說:「我係盲㗎,呢隻係導盲犬。」但仍難免遇上不快經歷,她上月偕NaNa到石硤尾一間酒樓飲茶,被職員阻止,更發生推撞,需報警求助,事件列作糾紛案處理,及後她亦向平機會投訴。
事後該酒樓葉經理表示,「酒樓申請牌照嗰時講明唔可以帶寵物入嚟,我哋根本唔知導盲犬獲得豁免」。他無奈說當時有客人投訴才會阻止,事件只是誤會,不是歧視NaNa,他認為有關當局宣傳不足,應事先通知各大小食肆有關導盲犬的資料。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任何人如拒絕視障人士攜同導盲犬進入公眾場所,或拒絕向他提供服務或設施,即觸犯《殘疾歧視條例》。
雖然帶着NaNa每天都面對挑戰,但Inti只希望更多人認識導盲犬,「佢雖然貪玩,但只要帶上導盲鞍,就知道要On duty,好細心照顧我」。每當Inti練跑馬拉松,NaNa都緊隨其後,時時刻刻保護她。
八年後NaNa退役,Inti希望可以領養牠相依到老,並計劃出書紀錄她倆生活的點滴,「佢就等如我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