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回所說,在乳癌整形手術(Oncoplastic Breast Surgery)方面,享負盛名的德國教授,發明了結合腫瘤切除與乳房矯形的技術,可避免由兩位醫生各自做手術,因欠缺溝通所引起的割斷局面,造福病人。
廿多年前的香港,矯形醫生多只專注做美容矯形,而不鑽研乳房重建手術。今天的香港,乳房外科與矯形科醫生合作無間。當病人決定做全乳切除及重建手術時,乳房外科醫生在清除所有癌細胞之餘,會先行保留皮膚以至乳頭,好讓矯形醫生植入義乳,或將肚腩的脂肪及肌肉組織,轉移到乳房。
如何決定病人適合做植入義乳,抑或肚腩轉移?取決於病人有否「士啤呔」,是否願意日後肚皮留有較大的疤痕而定。而據乳癌基金會資料庫統計顯示,約有六成病人選擇肚皮脂肪瓣移植,兩成半選擇植入義乳,其餘用背闊肌皮瓣加植入義乳。
植入義乳的問題,在於要將義乳全包在肌肉層內,因不想皮膚傷口直接與義乳貼近,以免感染機會較大。所以外國會用人工皮補上,因乳房肌肉層少了,不補上人工皮會影響外觀。雖然人工皮是經處理過的生物性皮膚,但仍會存在問題。我亦見過有位病人在外國進行手術用人工皮填補過的乳房,出現發炎的問題。
那次德國教授向我示範的全乳切除及植入義乳手術,手法令我眼界大開,不需要用人工皮,效果亦很好。這種技術他已用了十年,我回港後即時試做,效果理想,令我的技術有所增進。
正如教授所言,這種具前瞻性的手術,至少具有五年經驗的乳房外科醫生,才可以前來觀摩;亦由於技術要求高,需要有植入義乳的手術經驗。一位來自沙地阿拉伯、正跟隨教授學習、年約40歲的女醫生,對有關技術未識欣賞,這在於她未夠經驗去知道一些問題的存在。換言之,醫生經驗越多,在教授身上學得越多。
去年9月我剛出任為會長的「國際乳房外科醫生組織」,已邀請這位德國教授明年出席我們的醫學會議,並出任大會的主講嘉賓。此外,新成立的「香港乳房外科醫生學會」,我作為第一屆會長,亦邀請了教授於明年上半年來香港舉行一個研習班,讓更多香港同行,學習他的新技術,幫助更多病人。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