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是留給有閒情的人看的。」
為此,我是不敢對別人說:最近兩星期內,去了五個國家。食物的配搭變了,言語不同了,才知道那已是另一個國家來的。不過,這分別是愈來愈少,吃的早餐差不多一個款式,午餐的分別亦不大,祇有晚餐,吃地道菜了,才察覺已身處另一城市,在另一國土上。
全球一統化開花結果,明顯淡化了國與國的疆土邊界,那分界含糊了。用的是同一貨幣,用英語可以與不同國籍的人溝通(即使在法國,侍應肯講英文了)。從一個城市轉到另一城市,可以看什麼與別不同的風景呢。原來商務旅程最奢侈的是可以抽空去看人間美景(享用人間美食則容易多了),去看一套歌劇,在書店內消磨一兩個小時,喝一杯咖啡而不用看着手錶。其實是會議一個接一個,沒完沒了。祇有晚上返回酒店,坐下來,什麼也不做,那一刻才屬於自己的。
「還是年輕的時候好,那時候旅行,從一個國家乘坐火車到另一國家,不介意三餐都吃最簡單的食物,不介意在那裏睡,睡袋是必須攜帶的,那是到當地友人家,睡在地板上時用的,在火車站用的,在可以用的時候用來保暖的。旅行,不是要住得好,吃得好,心情好才重要。不是要去看什麼旅遊景點,不用拍照留念,過程最重要,旅途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比吃一頓美食來得更有意思。」
商務行程緊湊,要在第一時間從甲地到乙地,交通工具要點到點,要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午餐談公事,晚餐談公事。要不是為了公事,是不會乘坐十多個小時飛機過來的。電話談不了的事,視像會議無法處理的事,要面對面說個清楚明白。為此,旅程舒適些,吃得好一些,住得講究些,希望見人時精神狀態好一些。按理有閒暇時刻,欣賞城市風景,在街頭咖啡室坐坐,放鬆一下,會有更佳效果,不過,就是連這點時間也欠奉。
在五星級酒店大堂,我們衣着簡樸,攜着背包,在櫃台前作入住登記。要是有人在街上看見我們這一身打扮,會有此錯覺:我們是Budget Traveller,屬Back Pack一族,就我們的外表而言,我們要看的是城市面貌,流動風景,而不是商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