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e are reading:<br>噪音下的預測 - 余大千

What we are reading:
噪音下的預測 - 余大千

美國總統大選舉行在即,對這場今年最重頭的跑馬仔有心得的專家,又再成為各大傳媒的追訪對象。其中一位相當年輕卻已頗有江湖地位的預測者,卻選擇在此時出書忠告各位,越常出現在屏幕前侃侃而談的專家,往往聲大冇準。不要少看這位31歲的數據分析師Nate Silver年紀輕輕,他透過《紐約時報》的博客,不時撰寫選舉預測,並成功於2008年準確預測所有35場參議員選舉的結果,以及貼中50個州總統初選中49個的結果,因而獲《時代雜誌》封為全球一百大最有影響力人士。在這些戰績的加冕下,他的新書《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 - but some don't》廣受關注,並瞬即登上暢銷書榜。Silver在新書中,雖然沒有提供甚麼預測竅門或秘笈,但卻旁徵博引,遊走於各個牽涉大量預測的範疇如股市、政治、賭枱、氣候變化等。曾為職業賭徒的他現身說法,解釋在這些不同領域中預測的各式困難。

心魔易墮自信陷阱

預測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所以IBM的主席於1943年時預測,全球對電腦的需求只有5部(I think there is a world market for maybe five computers),到今時今日仍被人笑到面黃。Silver認為,正如書名所講,預測錯誤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資訊量太多,反而掩蓋了有用的線索,就好像噪音會埋沒了真正有用的訊號一樣。再者,預測者也是人,是人就有心魔,就容易落入過份自信的陷阱。他套用一位精研專家預測戰績的心理學家Philip Tetlock的講法,指預測者有兩類,一類是狐狸,另一類為刺猬(Hedgehog)。狐狸思想開放,會就着證據調整理論,而且留心意識形態的影響,相反刺猬則喜歡大概念,熱衷語不驚人死不休,終日希望中頭獎。

多角度分析準繩高

政治刺猬的例子,他舉了克林頓前顧問、現任霍士新聞評論員Dick Morris,他分析動聽,預測大膽,好像在2005年說前總統布殊將會因颶風卡特里娜而收復民望上的失地,去年更預言特朗普(Donald Trump)將會參加共和黨總統初選,並且有頗大機會勝出。娛樂性十足,問題是預言全部落空。相比之下,狐狸雖然顯得保守,但願意多角度分析,不介意利用多種工具輔助預測,故此往往準繩度更高。他又特別推崇18世紀數學家Thomas Bayes的預測原理,根據事態發展不斷更新或然率,原理雖然簡單,卻可以得出很多不明顯的洞見。最後,成功的預測者都有一個共通點─謙卑,知道自己的不足。至於他的大選預測,則是奧巴馬開始拋離羅姆尼,且看他是自己所講的狐狸,還是刺猬。余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