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外滙儲備日多,中資向海外擴張、赴外國投資漸成趨勢,但中資在外國投資屢被當地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加以阻撓,令投資受阻,甚至血本無歸。2004年,中國五礦以67億加元(約530億港元)收購加拿大Noranda礦業公司,因未能通過加方安全審查未果;2005年,中海油擬以185億美元(1,433.8億港元),收購美國同業對手優尼科(Unocal),最後也因未能通過美國監管當局審查,指「不利美國安全利益」最終泡湯。2009年,中鋁與澳洲力拓的195億美元(1,511億港元)「世紀大交易」,因澳方憂慮安全失敗;2010年,中化集團與新加坡淡馬錫聯合,欲以500億美元(3,875億港元)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也因加方審查流產。統計顯示,2009年和2010年中資海外收購失敗率分別達12%和11%,全球最高。本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又發佈最新報告稱,中國的華為與中興兩家通訊公司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訊安全,建議美國政府禁止他們參與美國所有電訊設備業務。但白宮的調查指有關指控並無證據。《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