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內地淘汰15年柴油車<br> 環境局開刀 或致大批司機失業

學內地淘汰15年柴油車
環境局開刀 或致大批司機失業

【本報訊】為改善本港路邊空氣污染,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提出向貨運業開刀,立法設立柴油貨車車齡上限,約三萬輛車齡15年以上的貨車將不獲續牌。貨運業批評,強制淘汰老爺貨車會扼殺小型運輸公司,逼大批失業司機上街抗議,而貨運業亦會被大企業壟斷,運費加價,最終會轉嫁到市民身上。 記者:馬志剛、麥志榮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表示,目前本港八成路邊空氣污染物,正來自老舊的商用柴油車輛,政府會考慮對柴油貨車實施嚴格管理,包括加牌費及立法定出車齡上限,如參考內地做法,車齡15年以上的柴油貨車不續牌,當局將與運輸業界商討。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不包括專營巴士的柴油商業車輛中,車齡15年至19年的共23,900輛,車齡20年及以上共11,600輛。

氮氧化物排放元凶

地球之友指出,商用柴油車輛佔道路總車輛數目約20%,但氮氧化物排放量佔整體車輛的76%,粒子排放量佔88%。
貨櫃車主聯會主席梁根權指出,「貨運業都支持環保,不過支持佢唔住!」現時重型貨車中,佔近一半車齡達15年,但所有貨車每年都必須通過運輸署驗車才獲續牌,當中廢氣排放必須達到環保署標準,當局有何理據15年車齡就不發牌。
他又表示,貨運業九成半是小型公司及單頭車主,近年生意不景,燃油及保險成本卻不斷上升,新貨車平均要90萬元一輛,根本難以負擔。若當局強制淘汰舊車,又無合理資助,等如逼貨運業大規模倒閉,大批失業的司機將爆發抗議。
而貨運業會被財雄勢大的大企業壟斷,在無競爭下,運費將大幅加價,最終會轉嫁給市民。
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副主席謝浪說,高齡柴油車若悉心保養,排放廢氣未必多,如果政府強制不續牌,可能會引致車主提出司法覆核。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指,淘汰舊貨車只是第一步,巴士亦是廢氣主要來源,當局應促使加快淘汰舊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