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海難日 水流全年最急<br>易令船偏離航道 速度加快

十.一海難日 水流全年最急
易令船偏離航道 速度加快

【本報訊】造成39人死亡南丫島海難,意外原因仍調查中。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發現,事發時水流是一年中最急,當時港九小輪海泰號的航行方向,與水流方向垂直,增加該船偏離航道機會;急速的水流可能令南丫四號速度加快。有關資料已提交政府協助調查意外原因。
記者:陳沛冰 姜偉康

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之前獲天文台委託,及獲香港創新科技基金贊助,開發一套香港近海海域海洋動力環境精細化預報系統技術。該研究所教授潘家禕表示,早前天台文要求該研究所,提供有關南丫島海難發生時的水流情況,相信用來協助政府調查事故原因。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右一)昨傍晚到靈堂致祭。姜偉康攝

鄭先鑫夫婦(右一、二)與兩友人同告遇難,將於今日出殯。

海難當日水流是全年最急,學者懷疑急流可能影響船速。

水流較平日快一倍

潘家禕表示,根據該系統的分析,本月1日是農曆八月十五日的天文大潮,當晚是一年中水流最急的時候。平日水流每秒0.1米,意外發生時水流每秒0.2米,較平日快一倍。水流快會增加船隻偏離航道的機會,而且當航行時間越長,有機會與原來航道偏離越遠。
他又指,當晚水流向北,事發時海泰號由中環開往榕樹灣,航行方向與水流方向形成垂直,會增加船隻偏離航道機會。南丫四號航行方向與水流方向較平衡,應不會增加偏離航道機會,但水流急速可能會令南丫四號速度加快。他強調,該研究所主要向天文台提供事發當晚水流情況,不能就意外發生原因下定論。

中大的香港近海海域海洋動力環境精細化預報系統技術顯示,本月一日南丫島海難的水流方向及兩船相撞位置。

遇難夫婦今日出殯

不過,職訓局海事訓練學院經理楊沛強表示,因船隻航行時速度較水流速度更快,相信水流影響船隻航道或速度的機會微乎其微。
此外,海難中「五人合照」四人遇難的個案中,一對死者夫婦鄭先鑫和陳巧鑾,昨午在紅磡萬國殯儀館孝思堂設靈,今日出殯。靈堂上方掛有「往生極樂」橫匾,堂上放有鄭先鑫夫婦合照,正中央放有鄭氏夫婦兒子的花牌,特區政府的花牌放在靈堂左方。喪禮採道教儀式,遺體送柴灣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與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有到場致祭,兩人逗留約15分鐘離去。陳家強稱慰問及鼓勵死者家人,並說:「兩位鄭先生(鄭氏夫婦兒子)好堅強,家人好團結同親切。」鄭先鑫夫婦兒子是港燈員工,事發時兩人與李瑞蘭及王惠娥結伴同行,四人與鄭子合照後登船,結果同告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