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吃和牛,除了薄切涮涮窩外,製作刺身生吃、BBQ甚至油炸亦未嘗不可。身在近江牛的故鄉,更是不能不來一客無法出口的牛內臟,人在當地,此時不吃還待何時?記者、攝影:符樂
湖邊網燒和牛
出發往全日本最大的湖——滋賀琵琶湖,也可以來個網燒和牛宴。出發前先準備材料,只見負責切肉的老師傅捧着白雪雪的牛肉,手起刀落,將皮層下的脂肪全部「片」出,最後切成紅肉部份不足原先的七成。他說要分辨靚牛肉,便要留意霜降分佈,排列有序、美麗如畫的屬上品。
來到無風無浪、湖水透澈的琵琶湖邊,靠岸興建的木屋可租作宿營用,旅客亦可駕車長驅直進至湖邊才停下,露營、野餐悉隨尊便。開動了!當我們將厚切近江和牛放在BBQ用的網上時,即引來旁人驚訝目光,原來日本人也甚少將和牛作BBQ,更不用說是A5級的近江牛了。料子好,任何調味都顯得多餘,簡單撒少許海鹽或黑椒,輕輕將牛肉外表燒一燒,肉汁鎖緊,juicy的感覺更見強烈。湖邊吹來陣陣凉風,這牛肉吃起來實在非一般。大吉商店電話:(81)740-320 001地址:高島市安曇川町中252番地琵琶湖 Shirahige-hama地址:滋賀縣高島市鵜川
不按餐牌出牌
講到食和牛,永谷社長說初次接觸和牛者,許多時會着迷於入口即溶的樂趣,又或柔軟juicy的肉身,霜降較多的西冷或肋骨里脊(Rib & Loin)用作涮涮窩或燒肉最好不過。然而,當他們進一步成為和牛愛好者,柔軟的咬口再也無法衝擊味蕾時,「牛」味便成為另一個追求的層次。顏色較紅的部位,例如筋肉、內臟、Fillet,製作壽喜燒或BBQ,其肌肉纖維較結實,更有嚼勁,真正的牛肉味道此時才能感受。在車站對面的小店魚仁,直接從鎮上的大吉商店入口牛肉,每天都取得最棒最新鮮的材料。點菜時不妨蓋上餐牌任老闆拍板,他們或許會因應當天材料製作餐牌上沒有的菜式。例如他們竟將和牛製作薯餅及以油炸,認真「嘥料」;再來我們點叫壽喜燒他卻堅持要改吃涮涮窩,因為當天的和牛較肥美……好吧!做個「順得人」,何況日本人的一點堅持,許多時候都有好結果,否則我也無法回港囂張地向別人道:「我吃了炸和牛!」魚仁電話:(81)743-322 866地址:高島市安曇川町中央4-1-17
港人獨愛近江牛
吃牛齡超過20年的Vincent,去年在京都嚐過一塊近江牛後,從此深深投入近江牛懷抱。他認為喜歡鬆化柔軟者,神戶牛最啱口味;但偏向牛味濃的,近江牛則正中下懷。「吃牛是連帶當地的天氣、土壤一併吞下,我自己就最愛生吃,這樣才能享受真牛味。」
初食者,可試價錢適中的後腿肉(Rum)有肉味又夠軟滑;升級一點,油花較少但同樣柔軟的牛柳生吃或燒肉都很不錯。要數最愛,就是將肉眼厚切約1cm-2cm厚,厚薄要適中,太薄牛肉便會變乾。桐燒日本料理(2895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