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豬肉樣本含抗藥惡菌

兩成豬肉樣本含抗藥惡菌

【本報訊】豬肉帶有抗藥惡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研究發現,約兩成豬隻樣本帶有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圖),幾乎對七種人類常用的抗生素呈抗藥性,市民若進食未經煮熟的豬耳、豬鼻及豬頸,有機會受感染,極難治療。

豬隻帶菌比率最高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與政府部門合作研究,於08年9月至11年8月抽驗3,081隻動物,包括豬、雞、寵物貓狗及野生老鼠。化驗結果顯示,有254個(8.2%)樣本帶有金黃葡萄菌,涉及所有動物種類,當中66個樣本(2.1%)帶有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研究顯示,豬隻帶抗藥惡菌比率最高,65個MRSA樣本屬於豬,佔豬隻整體樣本21.4%,其餘一個樣本屬於雞。惡菌對七種人類常用抗生素幾乎完全抗藥,相信因人飼養動物時濫用抗生素。專家就抗藥惡菌進行基因排序,發現豬隻的MRSA屬於ST9品種。內地曾有研究發現,山西、河北、四川及湖南有豬隻及豬農的鼻咽帶有該品種,但沒報道帶菌者有否病發。研究又指,老鼠帶有的MRSA品種屬於ST398,是全球首次發現。貓狗的金黃葡萄球菌都有輕微抗藥性,可能會令貓狗致病。參與研究的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若人處理雞及豬肉時手上有傷口,便有機會感染。惡菌一般存在於豬隻的喉嚨、鼻咽及頸部,進食未經煮熟的豬鼻及豬頸等部份,也有機會受感染。

常用抗生素或無效

市民若感染ST9品種的MRSA,常用的抗生素如紅霉素及四環素等未必有效。暫時未有文獻報道本港有人感染ST9品種,該系會作進一步研究。毒性較強的金黃葡萄球菌會帶有中毒性休克毒素及皮膚毒素,本港曾有病人感染後皮膚嚴重潰爛。該系會研究動物身上的金黃葡萄球菌,是否帶有該兩種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