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光明與黑暗的戰爭 - 鄧力行

這是一場光明與黑暗的戰爭 - 鄧力行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早前在講座中炮轟香港法官,直斥法官對中央及特區關係缺乏認識,在居港權案中作出挑戰中央的「錯誤」判決。梁愛詩又批評法官近年判案時,常以個人權利為先,未有平衡個人權利和公共權利。在香港社會的一片反對內地人和菲傭取得居港權的排外氛圍下,梁愛詩的論調得到部份港人的認同。
司法機關的獨立,是維持法治社會不可或缺的。為了抗拒「外人」取得居港權,甘心將保障現在已居於香港的廣大市民的司法獨立雙手奉上,實在是愚不可及。若果我們只是希望事事都有稱心如意的判決,那麼我們像文革時一樣,將所有事情都拿出來公審就可以了,又何必制訂法律、設立法院去處理?法治精神的可貴,不在於法院會作出受到大眾歡迎判決,而在於法院會不偏不倚地按照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判,避免社會走向極權統治或暴民政治的極端。香港人的功利和短視,使香港的法治社會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
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兩個法律界的主要組織為保衞香港的法治,相繼對梁愛詩干擾司法獨立的言論作不點名的批評。對此,梁愛詩回應稱她享有言論自由,並否認其言論不當。言論自由,正正就是梁愛詩所指被法官過份側重的「個人權利」,而她的言論所危及的法治社會,正正就是她所指被法官所輕視的「公共權利」。身居高位的梁愛詩,尚且要以言論自由作為擋箭牌,正好顯示了這「個人權利」對於升斗小民而言,是更為重要的。個人權利,是保障每個公民能有自由、有尊嚴地生活的最後防線,是絕不可以輕易以「公共權利」之名去侵犯的。
香港的政府由不民主的方式產生,人民要監督政府公權力的行使十分困難。在近年政府常以「公眾利益」為藉口,行侵犯市民基本個人權利之事的情況下,獨立的司法機關、合乎程序公義的司法程序,已成為守護香港人合法權益、保障香港人能活在光明當中的最後防線。一旦法治崩堤、人治氾濫,香港市民將會活在黑暗當中,被政府的威權所操弄而不見天日。當牛鬼蛇神紛紛行動,黑暗的勢力迅速膨脹時,保持以往不問世事式的「中立」,和作扼殺光明的幫兇有分別嗎?
這是一場光明與黑暗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沒有誰可以保持中立,更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除非,你願意活在黑暗當中。

鄧力行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