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院總給人陰森恐怖的感覺,病人情緒易受影響,若能有機械人陪伴左右及一起玩遊戲,可減低對住院的恐懼。三名年輕人憑着無限創意,設計出一套醫院遊戲師機械人系統,不但可與病童玩猜「包剪」遊戲,又懂得講故事。設計者陳定國認為醫院若引入機械人,一方面可為醫護人員減壓,也能為病人解悶。記者:梁麗兒
身高約70厘米、闊30厘米的醫院遊戲師機械人,由步行至手指活動的動作都十分靈活,甚至可與病人握手。它由微型電腦、平板電腦、控制器及九個感應器等組成,能夠與病人玩猜「包剪」遊戲、講三隻小豬的故事,機械人的故事儲存量更可達一萬個。機械人亦有視像功能,方便醫護人員與病人溝通。另設有顏色感應器,可偵察現時公立醫院設有的不同顏色路線,方便機械人陪伴病人走路,設計成本需七、八千元。
下月於嘉年華中展出
在理工大學就讀工程系一年級的陳定國,研製機械人系統長達六年,自小對科學很感興趣,歷年製造了數十個機械人,包括消防車機械人等。他表示,以往到醫院探病的經歷,啟發他與另外兩名成員設計遊戲師機械人的念頭,「多數病人對陌生嘅醫院環境感到好驚,又好苦悶,尤其小朋友,點樣可以釋除兒童對醫院嘅恐懼呢?加上醫護人員工時長、壓力大,如果遊戲機械人幫到手就好!」
醫院遊戲師機械人早前曾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機械人大賽的創意賽,另外兩名隊員,分別為中四生佘浚謙及中三生馮毓培均指,雖然無獲獎,但從中取得很大滿足感。團隊設計機械人期間,進行多項資料搜集,除要解決技術上困難,包括如何連接感應器,並控制機械人體重在三公斤內,以方便行走。
陳定國表示,設計機械人不只追求科技突破,還要將機械人帶入社區、與人類一起生活。他指,病人的心理質素極其重要,將來若能把機械人變得更人性化,便能為病人帶來歡樂。
機械人要在醫院應用,需取決於醫院的電腦網絡能否支援,團隊期望未來能在醫院做實驗測試。這醫院遊戲師機械人將於下月由創新科技署舉辦的創新科技月嘉年華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