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壹週刊》文章踢爆中國綠色食品(904)於銷售、產品及生產三方面「作大」。報道指其主力產品系列之一的粗糧王,於中綠飲品基地所在的廈門市滯銷,周刊記者走訪當地55家店舖發現,只得11家有售粗糧王,情況與該系列產品去年銷售額9.6億人民幣不匹配。報道稱,中綠去年中揚言從總部廈門打起,將市內小商店「壟斷」半年,亦聲稱粗糧王主攻傳統小店,可支撐其銷量。不過,《壹週刊》記者走訪廈門多家小店,發現店員聽到粗糧王均一臉茫然:「沒有賣,那東西不好賣!」有女店員表示一個月只賣10來包,亦有顧客稱小店裏找不到粗糧王。報道指,中綠每日平均要賣出逾160萬盒粗糧王,才可達全年9.6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但粗糧王在自家地頭已見銷情不濟。產品方面,中綠曾表示玉米乳已併入粗糧王系列,年報指粗糧王品牌有九種口味的飲品,但記者只在55家店舖找到六款口味,找不到玉米乳。中綠指玉米乳主攻餐廳如肯德基,但廈門肯德基分店的店員卻向記者表示去年已停賣,記者再抽查10家餐廳,對方也表示沒賣過玉米乳。
指地區銷售無代表性
生產方面,中綠曾表示,第二間生產設施將於今財年內(2013年4月底之前)投產,未來兩年度再興建兩間飲料廠,但報道發現,中綠唯一的飲料廠於前年落成,去年投產,記者上周四以買家身份進入飲料廠,發現12條生產線當中僅四條正在運作。中綠向周刊記者回應時稱,廈門市的局部情況不具代表性,另指公司會集中生產粗糧王系列中較受歡迎的產品,至於「失蹤」產品如紅豆紫米粥等,主要集中在中國北部銷售。而公司股份昨午停牌,半日升4.4%至2.12元,成交535萬元。公司於晚上發出公告,指2012年度,集團於廈門的飲料銷售佔集團飲料總銷售少於3%,因此地區性的銷售情況並不具代表性。至於生產線在進行清洗與保養等情況下而暫停運作,並與7間代工廠合作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