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全民覺醒運動主角

你我都是全民覺醒運動主角

【本報訊】我們肩並肩,冒着風雨流着汗,今天走到反洗腦運動的十字路口,這是小終結,也是新開始。熱血赤子、勇敢師奶、為口奔馳的香港人、廣場上的你和我,都是全民覺醒運動的主角,都是栽種未來的種子。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呼籲參與運動的近30萬人次今天重返政總,要求失職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下台,迫使政府清除教科書的洗腦餘毒,「一日仲有一黨專政,呢場運動永無休止,人數就係最大武器。」記者:白琳 倪清江 彭美芳

錯在吳克儉 梁紀昌籲即落台

目前只有大角嘴鮮魚行學校堅持本學年起推行國民教育科,代價是小一自行派位報名銳減四成。素來不畀面政府的校長梁紀昌,直指國教怒潮一發不可收拾,錯在「兩唔一低」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唔識應對、唔識教育、政治手法低劣,認為他應學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為推銷《基本法》第23條引起的民憤,問責下台。

從不後悔開科

梁紀昌02年出任鮮魚行校長前,曾在前教育署任職21年。將於三年後退休的他不後悔開科,「係讀書人嘅氣節,成個暑假只係收到一個家長電郵問點解開科」。他總結整場風波,在於吳克儉一而再、再而三出錯。「紅色」《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在7月被揭發後,梁紀昌指吳克儉未有即時與手冊劃清界線,是第一錯,「呢個局長唔識教育,只係做開人力資源,下面應係有人傳紙仔教佢點答,但佢應變能力比較差,答唔到問題……佢應該話,呢本手冊雖然係教育局資助,但出街前我哋(局方)冇審批過,呢個可能疏忽咗,所以即時收回,咁就可以釋除疑慮。第一次冇講呢樣嘢,以後講乜就冇人信」。第二錯是吳克儉未能指出圖書閱讀和生命教育科也獨立成科,梁紀昌說:「獨立成科係有先例,但局長唔熟悉教育,完全答唔到。」7月底吳克儉與國教家長關注組召集人陳惜姿等人首次會晤,家長拍枱提早離場,梁指這第三錯,令一切無轉彎餘地。「局長政治手法好低劣,陳惜姿出到嚟好嬲,談判最緊要係唔好拉倒……我話大鑊啦,實官逼民反。傾唔掂,家長一定訴諸群眾上街,之後越搞越大鑊。」

家長報名觀課

梁紀昌認為,教育局局長首選,應是原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張炳良,另一人選是教院署理校長鄭燕祥,兩人也熟悉教育,偏偏卻找來吳克儉,弄出大頭佛,「搞到社會咁大件事,佢要問責。葉劉淑儀推23條,最後佢要落台。如果唔係點叫問責制?我知道寫咗後,實會多咗牙齒印,坦白講,我講嘢冇保留。」鮮魚行學生本周五上首堂德育及國民教育課,都是德育內容;每學期有兩堂國教內容,均放在最後。他強調沒有洗腦,「冇升國旗要學生感動流淚」。有20多名家長報名觀課。

高牆仍矗立 黃之鋒未收得工

一個盛夏,學民思潮帶領全民投身反洗腦運動,中學生重重擊倒高牆。召集人黃之鋒說,今次是反23條以來第二次全民覺醒運動,滲透社會每個角落:監獄裏不能上網的囚犯、路邊裝修工人、海洋公園扮鬼職員也為學民打氣。但是大家不能單靠一班中學生來守護香港,港人必須藉此建立公民社會,慎防國民教育科「分拆上市」。

黃之鋒憂反洗腦運動無以為繼,呼籲市民今天重返政總,要求吳克儉下台。

香港人要有危機感

過去數月,黃之鋒不斷回望03年反23條的歷史,感到與反洗腦運動很相似,「03年靠律師,今次靠學生」。他同時憂慮這場運動同樣像九年前般無以為繼,「大家理所當然覺得,遊行可以推冧政策,但就錯失機會去實踐公民社會」。他回想,當年中央察覺人心未回歸,遂利用公安條例、人大釋法及警權干擾法治,等同把23條分拆上市,當時社會未能察覺,「國民教育科都係咁樣搞出來,中央會唔會又改變方針,再出勁招?」剛滿16歲的之鋒強調,反洗腦運動能否持續,取決於港人的公民意識,「香港人要有危機感,撤科唔代表收得工,呢個政府實同你癲落去,嚟鑊新嘢」。今次運動令家長與學生打破故有思維,主動影響教育政策,但遍地開花的關注組未來應如何運作、是否局限於國教科,仍有待社會討論。開學兩個月,之鋒尚未平衡學業與社運壓力,「Form 1(學生)搵我合照,問陳惜姿係咪我阿媽。搭車有人睥住,十幾條友圍埋影相。冇計,唔通戴面具出街?」放學後馬拉松式開會,記者瘋狂追訪,「冇咗自己,成個人抽空晒,淨番學民思潮四隻字」。周日閒逛黃金商場的「毒男時光」不再,與同學「碌齡」看戲更是奢侈,「中秋同學玩燈籠,我話去梁振英大宅玩,大家dead air;約好食放題,我太攰返屋企瞓覺」。

一邊吃消夜一邊喊

從前一家經常落翠華消夜,現在只能留在家吃,媽媽做水吧冲奶茶。有一晚,四個月積累的壓力終於爆發,之鋒一邊吃消夜,一邊哭了出來,爸媽摸摸他的頭,沒說甚麼。他深知反洗腦運動不會終結,但仍想稍事休息,「溫番書、做番功課已經好好。11月底考mid-term,成績一定跌。我仲要考DSE,屋企人唔係望子成龍mode,但係唔想辜負佢哋」。他期望人群中有更多黃之鋒一起抗爭,「我有能力做到咪做囉,但我哋唔係代議士,唔係like我一下就得。個個願意企出來,就唔需要一個人承擔晒所有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