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華把源自英美的Stand-up comedy移植變種,創出港式「棟篤笑」,首次正式演出是1990年《娛樂圈血肉史》(之前1987年曾自作自演獨腳短劇《戲子》),立刻引起小眾驚喜。此後廿二年來「棟篤笑」大受歡迎,越來越多明星藝人甚至校長、牧師、政客也登台講笑。黃子華仍然最吃香,近年從伊館搬到紅館,觀眾更多,今次《洗燥》十場爆滿,叫座力勝過不少歌星演唱會。
我看了很多次黃子華棟篤笑,坦白說早已看慣聽熟,他在熒幕走紅後有段時期還覺得他很媚俗地常與觀眾打情罵俏,又扮歌星唱來唱去。但必須佩服他的應變能力很強,而且維持港人愛笑精神的功勞很大,尤其在改朝換代時期全港悲情化病毒化,港片慘淡起來,棟篤笑提供了集體心理宣洩,成為難得的「苦中作樂」開心果。黃子華講笑亦好在始終嘲諷人性世情,並非低級惡搞,因此吸引力長期有增無減,一代比一代熱烈捧場,增添了台上台下呼應互動。每當全場觀眾高叫「回水」之際,他自嘲而又洋洋自得的表情就很過癮。
新作《洗燥》針對躁氣大盛的時勢,與地球暖化無關,而是很多事情令人們躁火冒升,似乎忍無可忍。今次還有點政治化,提到內地與香港的「母子關係」,對「母親」種種怪現狀難以適應,包括吊頸竟能雙腳踮地的奇聞!其實黃子華講笑早已百無禁忌,是舞台上公然諷喻敏感政治的先驅,九七回歸年演出《秋前算帳》最大膽,乾脆直指伊館附近的新華社,很刺激。此後全港政治嘲罵大行其道,有些劇團常在台上大罵官商還大爆粗口,黃子華則沒有把棟篤笑變為「棟篤罵」,他的話題觸及生活各方面,從來不限於政治。
也要提提去年黃子華領銜演出的繙譯舞台劇《咁愛咁做》,這是西方中產偷情文藝戲,奇在諷刺了一個火躁出位大反官商、大搞政治抗爭的憤青配角。在流行有理無理都歸罪於官商勾結的香港搬演此劇,亦要有些反潮流的膽識。
實際上,《洗燥》主體不是論政,而是講錢,大談人人認同的「唔夠錢使」。他懷念當初月薪三千元時竟然花不完的歲月,到了月薪六千反而不夠用,真是荒謬的真實。他從朋友借錢說到歐美負債,最富美國的國債特多,越多債越不能破產,可見有資格負債亦是身價象徵。
黃子華照例口若懸河,東拉西扯觸及很多東西,包括飲食男女,例如講名牌手袋,講日本壽司,三言兩語便妙趣橫生。亦有親情、友情、國情及成長妙事。壓軸講到今年尾將是世界末日的預言,不管信不信,最妙是問到你買得起「末日豪庭」嗎?豪宅問題顯然比末日臨頭更令人心躁肉緊。
今次演出觀眾反應甚佳,而且確實落力地揮灑自如,絕無偷工減料,更加料加長,由以往兩小時增至三小時。除講多了,還加插自編自導自演的笑片《旋風腿》上下集,合共約半小時。我作為影迷,看到此片是意外可喜的收穫。
十年前黃子華曾自演自導(鄺文偉合導)長片《一蚊雞保鑣》,成績很不理想。現在《旋風腿》生動有趣得多,他飾演公關白領西裝友,那天臨急上公廁出事,躁得怒踢廁門,嚇倒老伯,偏偏被人偷偷攝錄上網,成為全城笑柄,弄到他無面目見人,還失婚失業。這短片充滿城市躁人自嘲,真是瘀到貼地,但天無絕人之路,最後奇蹟翻身,成為荒唐廁所喜劇。雖然玩廁玩尿,但拍得並不惡臭。黃子華演得好,助陣明星中最好戲是劉青雲扮演的上司,談論忍無可忍也要忍的公關要訣,閒閒幾句就十分幽默。
《旋風腿》證明黃子華仍然是電影發燒友,他首個棟篤笑《娛樂圈血肉史》便和電影有關,並使他踏入影圈,當上許冠文笑片《神算》的編劇和合演者。他至今演了數十部港片,可惜影壇不景,轉演電視劇才大紅轉運。前年《娛樂圈血肉史2》就自述廿年來的影視明星夢,有笑有淚。《旋風腿》之後,他會不會又自導自演喜劇長片呢?無論如何,他最有成就和特色是棟篤笑,目前寶刀未老,多元化發展亦狀態不錯,應可在棟篤笑、影視及舞台劇等各方面續有進展,不愁沒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