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寒冷日料今冬襲港

特長寒冷日料今冬襲港

【本報訊】尚有個半月便踏入冬季,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圖)昨指出,受全球氣候暖化影響,北極夏季冰面面積上月創下衞星觀測以來新低,只及平均一半,導致冷空氣偏弱,無法一下子南下,幾股冷空氣滙聚才一併吹向華南,料冬季將出現長至十日的特長寒冷日子。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本月初公佈,北冰洋海冰面積跌破了1979年有人造衞星觀察以來的紀錄,上月16日錄得僅341萬平方公里,整個9月平均有361萬平方公里,比79至00年平均面積縮小329萬平方公里,推算2050年前北冰洋夏季將完全無海冰。

天文台網將設放大鏡功能

岑指,北極冰面縮減面積相等於中國面積三分一,相當嚴重。冰面將陽光反射,但海水則會吸收,提升北極氣溫;部份北極凍土的冰層溶化,內存「可燃冰」甲烷在空氣中燃燒,加劇溫室效應。北極冷空氣溫度上升,不會為華南帶來暖冬。岑解釋,由俄羅斯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轉弱,「乏力」南下,中途被阻塞,但一股又一股冷空氣滙聚足夠力量後,會如決堤般一湧而下,帶來七至十日寒冷日子,有別於以往轉冷三數日便回暖,特長寒冷日子次數也會增多。
岑強調並非全球暖化逆轉,是剛剛相反,暖化帶來更多極端天氣,天文台將於11月底公佈冬季(今年12月至明年2月)的氣溫和雨量預測。長者受寒冷天氣影響特別明顯,天文台正重新編寫適合長者使用的網站界面,特別配有放大鏡功能,稍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