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炒落後及美國好轉帶旺第三季業績等預期下,滙控(005)股價昨發威破75元,在港收報75.2元,創去年8月以來14個月新高,高盛重申「買入」建議。但證券界認為,集團前景仍有陰霾,包括反洗錢不力的訴訟賠償及其他監管支出,料80元水平遇阻力。
記者:劉美儀
港股下午升幅一度收窄,但滙控仍以全日最高位75.2元收市,升1.21%,支撐昨日大市,倫敦開市後滙控股價仍向上,在76元水平徘徊。
滙融減值損失料降42%
摩根大通及富國銀行公佈第三季業績造好,高盛認為滙控旗下滙豐融資,亦將受惠於美國房地產市場好轉及信貸趨穩等因素,雖然集團正縮減當地業務,惟截至上半年,滙融按揭組合仍達410億美元,信貸支出佔滙控整體相關成本約33%。高盛預期,滙融今年減值損失將降42%至29億美元,維持未來12個月目標價83元,重申「買入」建議。中信證券國際證券研究部金融服務行業執行董事陳昔典認為,相比其他恒指成份股,滙控近期升勢主要是「追落後」,下月初集團將公佈第三季業績,其他已派成績的美資行交易盈利皆好,故外界亦憧憬,滙控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業務應有理想表現。在聯儲局扭曲操作及QE3再「撼」低長息效應下,相信以滙控在債市交易的規模,債券收益應該豐收。不過即使股價有上升動力,他指集團前景仍有阻撓,包括英美訴訟賠償及監管支出等不明朗變化。
專家:80元關口有阻力
另一歐資行證券研究主管亦說,80元關口位滙控將遇阻力,除非環球金融股評級獲全面調高,方能支撐股價持續升勢。目標價維持93元的法巴證券,在同業預測中屬較高水平,其執行董事陳志銘表示,過去一個月滙控表現只是追貼恒指升幅,而訴訟賠償等問題,市場已大致消化,故短期內升勢可望持續。受歐債影響,去年第三季GBM以實際基準計的稅前盈利按年大減五成,他相信今年表現一定好轉。另外外電報道,一群美國業主入稟當地法院,向包括滙控在內等涉嫌操控倫敦美元同業拆息的12間銀行,要求賠償,指操控行為影響其浮息按揭供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