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藥中心「三不管」,令毗鄰的商舖及經常出入的巿民提心吊膽。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崔俊明批評,調配治癌藥的機構缺乏監管,無論安全設施及排氣設備都嚴重不足,衞生署、環保署及勞工處均沒有盡責,致癌毒霧隨時在商廈內亂竄,前線員工最高危。崔俊明表示,衞生署只監管醫療中心購買藥物及貯藥紀錄,沒有條例規管調配化療藥物進行化療靜脈輸注的機構,當中不少連最基本的安全櫃和無菌實驗室均欠奉。他解釋,調配治癌藥的過程會釋出氣霧,但會在商業大廈內四處流竄,亦會散播街外,機構應設循環密封隔離櫃,內設排氣管,把致癌物引流到天台或高地,否則違反環保條例,他批評環保署失職。
美醫護因而患肺癌死亡
崔俊明指,長期吸入致癌物,會增患癌風險,首當其衝是前線配藥員,他批評勞工處沒盡責保護員工職業安全。美國多年前曾有負責調配化療藥物的醫護人員,因當時沒有密封式安全櫃設備,令該醫護罹患肺癌死亡。在中環某商廈附近上班的邵小姐對致癌物四散感擔心,「冇乜可以做去預防,希望政府部門可以監管」。有出入大廈的途人對事件感驚慌,日後會盡量避免到訪。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陸凱祖指,澳洲、英國及美國當局規定提供化療靜脈輸注的機構必須設有安全櫃,認為本港也應設有類似指引。《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