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莫言趕緊去探望劉霞 - 余杰

請莫言趕緊去探望劉霞 - 余杰

就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當天,推特上流傳着一則笑話:莫言興冲冲回到家中,向妻子宣告這一天大的好消息,以為妻子會做餃子慰勞自己。年輕時候,莫言投身寫作的動力就是每天三頓都能吃上餃子。如今,諾獎的冠冕戴在頭上,一天吃上十頓餃子都沒有問題。卻未想到,妻子拿着擀麪杖劈頭蓋臉地打來:「你這個天殺的東西,去撈個甚麼炸藥獎回來!我聽說,得到這個獎的人,不僅自己會被關進監獄,還會連累老婆被軟禁在家,這日子過不下去了,我要跟你離婚!」笑話歸笑話,現實確實是殘酷的:就在中國政府高調宣傳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二天,國際人權團體無國界記者公佈了一段劉霞被軟禁在家的視頻。劉霞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妻子。看到那段視頻,我的心中十分難受。劉霞是我和妻子交往十年的密友,這些年來,我們一起吃飯、逛街、賞畫、郊遊,她就像大姐姐一樣愛着我們。沒有想到,《零八憲章》讓劉曉波入獄十一年;更沒有想到,諾貝爾和平獎讓劉霞也失去了自由,被軟禁在家已兩年之久。號稱依法治國的中共政權,就這樣在全世界面前扭曲法治,為所欲為。在那段視頻中,只有劉霞迷迷糊糊的身影,站在窗口吸煙。她的頭髮已落光,消瘦得像一隻輕盈的鶴。可是,鶴可以飛翔到天宇,劉霞沒有翅膀,只能日夜接受兩名女警的「陪伴」。那支點燃的煙在黑暗中閃爍,終於滅掉了。這一幕讓我想起一句聖經經文: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莫言承認,自己在現實中是個怯懦的人,在寫小說時才勇敢。但是,巨大的榮譽有可能點石成金,讓膽怯的人變成勇士。有了諾獎的桂冠,當年曾出現在天安門廣場與學生一起吶喊的莫言,終於打破二十三年的沉默,呼籲讓劉曉波早日獲得自由。這是一個值得支持和鼓勵的迹象。除了呼籲,莫言還應當行動起來,親自到重兵把守的劉霞的家中去,表達一個諾獎得主對另一個諾獎得主的妻子的關切,表達一個中國公民對另一個中國公民的安慰。這一舉動,於情於理於法都是合宜的。一年前,扮演蝙蝠俠的美國影星基斯頓比爾,去山東臨沂探望陳光誠,軍大衣們有眼不識泰山,對其拳腳相加;如今,得到「九皇帝」之一的李長春通電嘉獎的莫言,其面孔如雪片般出現在中國大小媒體之上,去探視劉霞,最多如同雪中訪戴一般無功而返,不會遭遇到暴力對待。所以,有了諾獎壯膽的莫言,不妨一試。莫言這個筆名的意思是沉默是金,現在,不僅要開口說話,坐而論道;還要起而行道,做個堂堂正正的人。莫言會這樣做嗎?余杰旅美中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