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得獎,大陸官媒第一時間報道,甚至視為國力強盛國際影響力提升的體現,與對待高行健、劉曉波得獎的反應迥然不同。雖然如此,莫言在得獎後接受中外記者訪問的講話仍然迅速在網絡上被消失。網民轉貼講話逃不脫被刪除的命運。一個連一篇微博都無法容忍的國家,盡現對創作自由、言論自由的粗暴打壓。難怪有人戲謔,莫言能得獎,唯一的原因是他的名字。無論官媒如何打飛機,諾貝爾獎不是令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提升,而是令更多的人了解這國家的荒誕與詼諧。
作為一個體制內的作家,莫言得獎令很多國人不爽,但,觀乎被消失的講話,「希望劉曉波盡早獲得自由,健康地獲得自由,他完全可以研究他的政治和社會體制。」「我獲獎是文學的勝利,而非政治的勝利。」「我離開這個國家幹嗎?我連高密都不想離開,人有選擇自由,並非離開就是不愛國,也並非留下就是愛國。」在一個時刻被喝令shut up,甚至分分鐘因言論入罪的國家,這樣的公開講話已盡現一個作家的良知和底線。絕對值得敬重。
而且,文學獎畢竟不是政治獎,對作家,我們不能寄予對政治家的期望和要求。作家不必文以載道,作家的使命是描述真實的人性,用文字記錄這個世界。
我擔心的是,莫言再多說「不識好歹」的話,十二月份可能被禁止領獎,頒獎台再現空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