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和沙普利奪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可說是博弈論又一次勝利。博弈論原本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專分析在固定遊戲規則下,各參加者有不同條件和目標,在理性盤算下會有甚麼行為。博弈論理論家根據參與者是否知道對方行動、是否知道全部訊息、參與者會否合作等,全面分析決策行為。博弈論的全面分析,在傳統經濟分析依賴的價格機制不適用時,特別有用。原籍匈牙利美國數學家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和德國出生經濟學家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1944年合著經典作《博弈論和經濟行為》,為博弈論經濟分析奠下基礎。一般人最熟悉的博弈論專家,可能是約翰.納殊(John Nash)。他因為分析非合作博弈的均衡點,1994年成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主之一。他克服精神分裂症的故事,被拍成荷李活電影《有你終生美麗》。2005年得主奧曼(Robert Aumann)和謝林(Thomas Shelling),也是博弈論專家。《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