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不配套 經濟改革難推進」<br>聯想創辦人吶喊政改

「政治改革不配套 經濟改革難推進」
聯想創辦人吶喊政改

「現在企業家和學者們形成了一個共識,認為經濟改革到了一定的階段,如果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不配套的話,經濟改革也難以繼續推進!」臨近十八大,繼胡舒立等內地有影響力的知識界和商界精英後,近日又一呼籲政改強音,他就是聯想集團創辦人、中國著名企業家柳傳志。而獲得美國佛利文(Milton Friedman)經濟學獎的北京經濟學家茅于軾昨接受《蘋果》採訪時也表示,政改刻不容緩:「到了政治改革緊迫的時候了,網上的意見表明社會矛盾巨大,不光是財富的不平等還有權勢的不平等。」

「薄熙來(重慶前市委書記)壞事從大連幹到重慶,如果王立軍(重慶前副市長)不逃美國使館,現在可能還在捧薄呢!」茅于軾認為,薄的「前後」形象改變,令腐敗和特權的制度性本質無所遁形:「政改阻力大,但動力也不小,就看習近平的技術了!」

柳傳志希望中國高層領導能夠把政治改革、社會改革、經濟改革結合到一起。

薄熙來案揭官員無法無天

柳傳志接受新一期《財經》專訪時表示:「最近揭示出來的薄熙來事件說明,某些官員無法無天到令人髮指的程度,這種情況不改革的話,哪一個行業的人能夠安心?人心不安,社會就難以進步。」他希望高層領導能夠把政治改革、社會改革、經濟改革結合到一起,有一個總體設計。
作為商界翹楚,柳傳志坦言原來希望中國的經濟改革的路好好走,不被政治上的東西影響,但社會現實是儘管中國人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但因就業機會不平等、法律面前不平等、貪污腐敗蔓延等問題累積怨氣,不解決很難繼續前進。他認為,執政黨早就提出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但因會觸碰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所以難度很大。儘管如此,他還充滿希望,尤其冀望「文革」中深受其害上山下鄉的一代── 新的領導層可以打破現有局面:「當然,如果黑箱操作,又沒有人可以監督,就不好說了。」
作為內地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財經》雜誌在訪談中也坦言,目前中國處於關鍵的歷史時期,希望推動社會各界形成改革共識,凝聚推動改革的力量。

柳傳志暗批薄熙來用唱紅歌忽悠老百姓,通過打黑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胡舒立:改革不宜再拖延

而幾天前,《財經》創辦人之一,現任財新網主編胡舒立也撰文呼籲正視薄熙來案,並吸取教訓,深化全方位改革、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已「勢在必行」。她認為,本屆和下屆中央決策層當更為重視推進政改,通過民主法治建設形成對政治權力的制衡至為關鍵:「改革必須只爭朝夕,不宜再拖延。此外,有一項措施標本兼治,立可生效,這就是讓新聞媒體盡其職責,加強輿論監督。」
北京《財經》雜誌/《蘋果》記者

1976年4月5日超過百萬群眾聚集於天安門廣場,悼念周恩來逝世。資料圖片

柳傳志專訪金句

「我希望高層是被精英選舉出來的,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又受到人民的監督,推動改革,引導中國。」
「現在企業家和學者們形成了一個共識,認為經濟改革到了一定的階段,如果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不配套的話,經濟改革也難以繼續推進。」

「執政黨早就提出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可這意味着要觸碰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所以難度很大。改革就是自上而下的變革,『己身不正,焉能正人』?高層領導的思想真正統一也很重要。表面一致而實際上自行其是,分歧巨大,就無法重啟改革。」

「我的生活經驗證明,在共產黨一黨執政的制度下進行改革,最好是黨內民主先做起來,黨內一層一層地做好監督,這樣效率就有可能會高。如果做不到,就會出現可怕的強勢人物,一言九鼎,隨心所欲。」

「共產黨代表先進文化,應該勇於糾正錯誤。為甚麼不能以史為鑑,為甚麼現在不能夠把文革的真實面目拋出來給人們看?它會損害誰的利益?歷史一旦被完全展示給人們看,那麼薄熙來事件就不一定會發生。」

「不要對企業家抱有多大的希望,一切取決於政治環境——環境好……作為一個企業家,我從來軟弱,但是我不搖擺。」

「我希望高層領導能夠把政治改革、社會改革、經濟改革結合到一起,有一個總體設計。現在矛盾很多,領導層應該高度一致,把中國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中國的前途着想,按照憲法的要求對改革進行系統設計,清楚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第一階段做甚麼,第二階段做甚麼。大家對現狀不滿,也希望新的領導層可以打破這種局面。如果真正做到意見一致,步調一致,中國一定可以走出困境,更好更快地發展。」

資料來源:《財經》雜誌

小檔案

柳傳志(68歲)
籍貫:江蘇鎮江
學歷: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西安科技大學前身)
現職:聯想集團榮譽董事長
經歷
.著名民營企業家
.曾在國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計算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1984年創辦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集團前身),曾任總經理、總裁
.1988年創建香港聯想並出任主席,其後柳傳志出任聯想集團主席
.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商業人士」

胡舒立(59歲)
出生地:北京
學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獲美國史丹福大學奈特獎學金攻讀發展經濟學
現職:財新傳媒總編輯、財新《新世紀》總編輯和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經歷
.著名媒體人
.曾任職《工人日報》、《中華工商時報》
.1998年,創辦《財經》雜誌,並擔任主編11年
.2009年12月30日胡舒立及她團隊入主《新世紀周刊》
.曾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當年的50名「亞洲之星」之一;英國《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分別將她列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欄作家」和「亞洲最值得關注的十位女性」之一等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