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昨召開首次會議,首次披露本港現時約有7.1萬人居於劏房及工廈。長策會主席兼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會制訂未來10年的長遠房屋策略,最快明年8月發表諮詢文件,並展開3個月公眾諮詢。他強調長策會利益申報制度嚴謹,成員需填寫利益申報表並不時更新,一旦有嚴重的實際或潛在利益衝突,委員需要辭職。
特首梁振英極為重視的長策會昨午在政府總部舉行,梁親自到場「打氣」,在會議前向委員表述其房屋政策及理念。據了解,政府向委員提供了多項房屋數據參考,包括公屋輪候冊情況、人口結構、公私營房屋的數量和居住人口等,更首次披露目前約有7.1萬人居於環境惡劣的地方,當中有6.49萬人居於板間房、籠屋及床位等,另約6,320人居於工廈內。而本港第二季租金與入息比例為40.2%,按揭與入息比例則為46.4%。
強調利益申報制度嚴謹
會議持續約三小時,主要討論職權範圍和擬定的工作時間表,委員都踴躍發言。長策會主席兼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會後稱,認同討論房屋需求時,無可避免涉及土地供應,但長策會主要工作是剖析香港房屋需求及預測,有別於土地發展委員會,「需求同供應係一個錢幣嘅兩面,但長策會唔睇土地供應,因為有乜地、邊啲地推出來賣,係市場非常敏感資料,政府處理要非常謹慎,因為任何同土地有關嘅資訊會影響市場的看法。」但他承諾當討論到房屋需求時,適當時會提供有關數據。
長策會每隔約5至6個星期就會舉行一次會議,下月22日舉行第二次會議。張炳良稱,在必要時會加開會議,並向公眾交代進度,又會不時舉辦聚焦小組。他又稱會議初步傾向以10年為一個年期,制訂長遠房屋策略,「10年作為一個起點,過去試過用15年都有,但現實環境有好多變數,會按社會狀況、經濟、人口結構變化等再作修訂。」至於長策會會否制訂具體建屋量的指標,「到底要起幾多個單位?我家唔可以講,相信到頭來會列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