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DR醫學美容集團毒針事件造成一死,三人仍然留醫,由於今次是全球首宗直接將惡菌打入血的個案,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內的醫生和專家,仍在摸索治療方案,包括特別從美國訂購一種名為頭孢西丁(Cefoxitin)的抗生素來港。袁承認,現時只能嘗試用此藥與其他抗生素作混合治療,冀不會再添死亡個案。
混合三至四種抗生素使用
受毒針事件影響的四名病人中,46歲的茶餐廳老闆娘陳宛琳上周不治,其餘三人雖已接受多種針對性抗生素治療,但病情未有明確好轉,當中仍有一人危殆,另外兩人分別情況嚴重和穩定。據悉,負責上述個案的醫護人員正密切與袁國勇教授研究,制訂治療病人方案,不希望再有病人死亡。由於病人感染的惡菌「膿腫分枝桿菌」在不同病人體內的表現和抗藥性或會有不同,衞生署已為病人體內的惡菌進行測試,以仔細確定其抗藥性。
該藥會影響病人肝腎功能
醫護人員已特別從美國訂購名為頭孢西丁的抗生素來港,混合另外三至四種抗生素,期望能殺死病人體內的惡菌。頭孢西丁本身於本港並無存貨,今次需臨時經衞生署特別註冊,才可應用。袁國勇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文獻上無記載有任何藥物對膿腫分枝桿菌特別有效,但於實驗室測試中,頭孢西丁對這種惡菌的反應較明顯,「家都係試吓,睇吓有冇用」。他指,本港過往也曾特別訂購頭孢西丁來港,今次並非首次應用。港大感染及控制中心總監何栢良則指,現時於治療上述個案上有四大難題,包括可選擇的藥物有限、病人體內的惡菌數量極多、藥物於實驗室測試的反應未必等於其臨床功效,以及頭孢西丁本身會影響病人肝臟和腎臟功能,在多種器官衰竭的病人身上應用較難釐定正確劑量。食物及衞生局長高永文昨表示,希望數月內能推出界定醫學治療及美容的指引,協助衞生署執法。他舉例注射透明質酸屬醫療行為,因注射本身有風險,要先確保注射器具無菌和小心注射的位置。負責研究規管醫療機構的督導委員會,將考慮把處理注射物質的實驗室納入規管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