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號稱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平均三個長者有一個活在貧窮線下。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調查發現,去年本港貧窮人口為115.1萬人,較前年減少5.5萬人,貧窮率為17.1%,創2001年以來新低,但長者貧窮問題十分嚴重,貧窮長者達28.8萬人,佔長者人口32.7%,為各年齡群組之冠。社聯指數據反映政府現行退休政策無法改善長者貧窮問題,建議政府盡快研究及諮詢全民退休保障制度。
社聯根據政府統計處2011年數據分析,將全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50%定為貧窮線,以2011年數據計算,一人家庭月入3,500元或以下、四人或以上家庭月入13,250元或以下,便屬於貧窮戶。調查發現本港貧窮人口由前年的17.9%跌至去年的17.1%,除65歲或以上長者外,各個年齡群組的貧窮率全數下跌,青年及中年的貧窮率分別下跌1.8個百分點及1.2個百分點。
惟長者貧窮率比前年的32.5%升0.2個百分點,近54%即17.6萬名長者屬獨居或「二老長者」。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表示,青年及中年的貧窮率有改善,明顯受惠於去年最低工資實施,但基層人士工資上升,可能用於照顧子女,其年長父母未必受惠,加上社會上獨居或「二老長者」數目不斷增加,令長者貧窮問題無法改善。
高低收入群組入息差3.5倍
貧窮差距也繼續擴大,低收入群組與高收入群組入息相差3.5倍,為2001年以來最大差距。蔡海偉指主因是基層人士收入增加的金額追不上高收入人士。
如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去年44.4萬戶活在貧窮線下,當中在職貧窮戶達18.4萬,雖然比前年20萬戶為少,但仍佔總貧窮戶42%。行政總裁方敏生建議設立低收入補貼制度,落實最低工資一年一檢,確保其消貧作用不會因高通脹而減弱。她強調政府必須全面改革退休保障制度,包括檢討強積金及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才可改善長者貧窮問題惡化。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表示,扶貧委員會將訂立有公信力及有廣泛社會共識的貧窮線,協助政府檢討扶貧措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