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出口省鏡有數得計 - 沈振盈

實戰理論:出口省鏡有數得計 - 沈振盈

中國海關總署前日公佈的上月出口數字,按年升9.9%,較8月的升幅高7.2個百分點,遠高於市場預期。數據反彈的原因其實不難掌握,除了是基數低外,主要是環球經濟已有復蘇迹象,特別是美國。
第四季是傳統的零售旺季,9月份正是出口商趕着將定單付運之高峯期,自然不難估計此數字會有理想的表現。市場普遍預期的5%增幅,反而令人摸不着頭腦,真的不知他們怎樣去估?
當然,若不是估得這樣低,航運股股價就不會被壓得這樣低。9月恒指升了2000點,航運股卻令大部份人失望,不少更沽貨離場,直到上周五才突然發力,可以講,真是「時間啱啱好」。

孖展月供股票風險高

證券業生意難做,有證券行提供分期月供股票之計劃,特別推介地產股。做生意講綽頭,這確實無可厚非。然而,也應要將箇中風險告訴投資者,不能只報喜不報憂,將風險因素隱瞞。
若然計劃中涉及借貸及孖展的話,當市況逆轉之時,對客戶帶來的風險可能遠超投資者所能承擔的。當日銀行銷售的ELN、accumulator、迷債等,便是最佳的例子。
地產股是否值得投資,未來面對的波幅有多大,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投資者宜自己去想一想。就算真的不會大跌七成而輸晒本錢,但只要跌一、兩成,也有Call孖展的風險,投資者宜三思。若大家真的想作月供股票作長線投資,也只應做實貨,不應做孖展。近年的股市波幅實在太大,風險絕對非一般投資者所能承受。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