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成為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最高興的大概是已過世的一眾歐洲聯盟推手,特別是法國人Jean Monnet;而最不忿的也許是前南斯拉夫的各個少數族裔人士,特別是信奉回教的波斯尼亞人。先說波斯尼亞人的怨憤。九十年代初南斯拉夫在強人鐵托(Tito)過世後開始分崩離析,各個加盟共和國從斯洛文尼亞 (Slovenia)到克羅地亞 (Croatia)到波斯尼亞陸續走上獨立之路,但向來把持南斯拉夫聯邦政府及軍隊的塞爾維亞裔人不接受分裂,更不接受塞裔人士變成他國公民。結果,塞爾維亞政府挾原南斯拉夫軍事優勢攻擊多個加盟共和國,又供應軍械武器予散居各地的塞族人,在各加盟共和國挑動內戰。最先起戰火的是斯洛文尼亞,戰況最慘烈的是波斯尼亞。從1992年冬季開始,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被圍攻,多個城鎮的回教徒被屠殺,單是Srebrenica就有多達八千平民被屠殺。當時波斯尼亞政府四處求助,特別希望近在咫尺的歐盟出手。美國也以危機在歐洲發生而力促歐盟採取主動。只可惜歐盟內部大國各有盤算,歐盟本身又沒有備用的政治、軍事力量,必須在各國首都間來回往返找尋折衷方案。結果一事無成,坐視波斯尼亞平民三年來每天被威脅、屠殺,直到美國出手。對波斯尼亞人來說,歐盟實在不是和平使者。另一方面,歐洲是上世紀兩次大戰的發源地,歐洲各國的離合紛爭常常足以撼動世界,威脅全局。要防止歐洲群雄角逐再演變成區域以至世界大戰,最有效的辦法是令她走向一體化,令各國從割頸式競爭化為無間的合作,把歐陸從弱肉強食的森林轉為互相扶持的樂土,原來寸步不讓的主權國家組合為互諒互讓的「歐洲聯邦」。Jean Monnet等先行者矢志要達成這個目標,從根本消除戰火禍源,避免歐陸再成戰場。他們從煤鐵等具體事務出發,從法、德、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少數國家開始,逐步深化合作,不斷擴大聯盟範圍,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危機,甚至開始準備分擔成員國債務,以確保聯盟成功。五十年多年來,歐盟還沒有成為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但歐洲不再是禍亂根源,歐盟也成為地區以至世界的穩定和平力量。可以說,歐洲一體化夢想已開始成形,今次還得到諾貝爾和平獎評審確認,Monnet等泉下有知肯定高興非常。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