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屯門醫院接獲一宗罕見奪命遺傳病個案。出生時健康良好的男嬰,到兩個月大時突然昏昏欲睡及手腳冰冷,入院搶救五小時死亡。檢查發現男嬰患上「極長鏈醯輔酶A去氫酶缺乏症」,因細胞缺乏能量致身體機能失調死亡;其中一個致病的基因變異,更是全球首次發現,也是本港首宗死亡病例。記者:陳沛冰
該院臨床病理部醫生蕭慧君表示,男嬰出生時健康良好,入院前兩日開始嘔吐及飲奶份量減少。入院時昏昏欲睡、脫水及手腳冰冷,不久即出現敗血症,處方抗生素治療,但男嬰病情急轉直下,心跳變得很慢及血壓降低,入院五小時死亡。血液化驗及基因測試證實,男嬰患上極長鏈醯輔酶A去氫酶(VLCAD)缺乏症,是繼06年本港發現首宗成人個案後的第二宗病例。
無法分解脂肪酸
蕭慧君表示,VLCAD缺乏症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病,身體由食物或奶粉攝取各種脂肪酸,脂肪酸必須進入細胞分解,才能為細胞提供能量。VLCAD負責分解極長鏈脂肪酸,身體若缺乏VLCAD便無法將脂肪酸分解,並轉化成能量供細胞使用,令身體出現多項機能失調,引發低血糖、肌肉衰退、肝臟、心臟及腎臟等器官衰竭等,嚴重可致命。歐美地區每3至12萬人中就有1人患上此病。此病常見症狀一般與低血糖有關,如心悸、臉色蒼白、冒冷汗、頭痛、頭暈、易怒、震顫、反應遲鈍、精神委靡,甚至昏迷等。VLCAD缺乏症分為三類型,其中一種是於出生後數天至數月病發,病人除有低血糖外,常見會有心臟病變及多個器官衰竭,死亡率較高。另一種於2至6歲病發,主要症狀是低血糖,心臟病變風險較低,病情較輕。另一種是於少年或成人才病發,主要影響肌肉,可引致肌肉溶解。蕭慧君指,病人情況危急時可注射葡萄糖治療低血糖,若初生嬰兒及早確診,也可預防病發,最重要透過飲食避免低血糖,如少食多餐,避免長時間空腹,嬰兒於首四個月不應空腹超過三至四小時,並以營養補充劑補充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