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放緩 牧牛湖加入戰團<br>大閘蟹劈價 較去年平兩成

內地經濟放緩 牧牛湖加入戰團
大閘蟹劈價 較去年平兩成

【本報訊】九月圓臍十月尖,重陽節過後更是大閘蟹最當造期,但今年蟹商不再趁機加價,反而推減價戰,大減百分之二十,部份原因是內地經濟放緩不再搶貴蟹,除太湖及陽澄湖外,主打天然養殖的後起之秀牧牛湖大閘蟹也趁機搶閘攻港。
記者:翁煜雄 袁樂婷

為全港40多間超市等提供大閘蟹的蕭邦貿易總監林偉達稱,大閘蟹批發價上月剛上水時已跌百分之十八,近來再微跌,「可能之前打風,啲蟹潛到好深,家浮番上嚟,產量比預期再多咗」。他說,雖然中秋及十.一期間蟹價一度被扯高百分之五,但很快回落,而且重陽節前後當造期,以往都加價,「今年反而可能減百分之三至四㖭」。

牧牛湖大閘蟹蟹肺呈白色,鮮甜多膏,得到名廚盛讚。

太湖蟹減至420元8隻

大閘蟹行內似有不明文規定,首批上水定價後便很少調低,「但我哋計過可以再減喎」。他說每周都會推不同減價策略,今周是太湖蟹由每隻售60元,減至420元8隻,平均每隻52.5元,「舊年一隻60幾蚊,平咗成兩成,幾年都冇試過咁平」。
老三陽老闆祈廣楠稱,蟹價確已回落,但質量較去年佳,而且相信重陽節期間也不再加價,部份是因為內地消費放緩,未有再搶貴蟹價。永富老闆陳錦輝說或會再調低售價,但大閘蟹價錢仍然高企。

工人即時在岸上揀蟹,未夠成熟的蟹要再多養約十天。

牧牛湖水清如蒸餾水

牧牛湖首批公蟹已經抵港,成大閘蟹市場新生力量。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的牧牛湖佔地1.5萬畝,是從丹陽湖切割出來的一角,水質清澈。
牧牛湖大閘蟹採野生養殖方式,不同於一般的圍網圈養,令大閘蟹可以「通湖走」,並以湖中魚蝦為食,盡量貼近大閘蟹的自然生長環境。
記者乘坐小船到牧牛湖中,拿出水樽裝滿湖水驗證水質,清澈如蒸餾水;後來試着將手臂放入水中,也能清楚見到指尖。湖中不時有魚毛、蝦毛游弋,正是大閘蟹的天然食物。
記者見部份成熟的蟹被分開放入另一個籮,養殖場負責人吳賢進笑指大閘蟹「好勇鬥狠」,不時打架,令部份大閘蟹甩掉蟹腳,「不完整的就不能賣」。養殖場附近設加工場,將「甩腳蟹」煮熟,拆出蟹肉,加工成蟹粉出售。至於蟹膏,則會加工成蟹黃水餃,不浪費半分食材。
名廚楊貫一的徒弟、富嘉閣行政總廚李文基隨傳媒到牧牛湖視察,指蟹味道清淡,但肉質鮮甜、多膏。海景嘉福酒店中菜行政總廚梁輝雄亦說:「好似70年代大閘蟹啱啱引入香港嘅味道。」
代理商興隆食品董事伍智聰指,牧牛湖蟹農願意將牧牛湖交由他管理,確保不用激素。
近年洗澡蟹(即經過人工洗刷的蟹)充斥市面,他稱只須拆開蟹殼,立即現形,「蟹肚可以洗,但肺無得呃。肺係白色代表隻蟹乾淨」。他說,今年售價與去年相若,亦多了酒樓選用,預料銷量會比去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