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車公廟大變身<br>插畫弘揚二十四孝故事 月底辦廟會

沙田車公廟大變身
插畫弘揚二十四孝故事 月底辦廟會

【本報訊】沙田車公廟歷時五年翻新工程大功告成,華人廟宇委員會為順應旅遊和年輕人潮流,把近三百年古樸的古廟內外大變身。本月27至28日舉行廟會連串活動,並請來插畫師,繪製二十四孝現代版故事,向新生代弘揚中國傳統孝道。 記者:林社炳

耗資近2,000萬港元的翻新工程完成後,原先古樸白牆黑瓦的車公古廟,搖身變成嶺南派紅牆綠瓦建築風格,回復中國華南廟宇特色;廟前圍牆加裝「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靈獸的浮雕;廟宇廣場中央加建拜亭,並在正門側新建拜土地的福德祠。屹立大殿的車公大將軍,身上被漆上金身,並加上背板,營造凸出視覺效果。車公大殿兩側,各增添供奉五路財神的福祿宮,還有供奉六十太歲的元辰殿。

插畫效果吸引年輕人

華人廟宇委員會秘書黃衛民導賞時指,在原先只有車公大將軍的古廟,新增福祿宮及元辰殿,是順應近年有不少善信遊客前來求財,有越來越多年輕善信拜太歲有關。翻新後的主殿內及廟內迴廊,加設了二十四孝及三十六計故事為題的中國傳統石灣陶雕。為弘揚孝道,請來「貓城」插畫師廖仕強,用現代演繹手法,向新生代弘揚中國傳統孝道。廖仕強說,「很難要後生仔企定定,睇古裝二十四孝故事。用插畫加入現代元素,效果會更加吸引」。

有神功戲粵劇等演出

活動籌委會主席盧維璋醫生說,車公廟近年吸引不少中外遊客及年輕人前來祈福參觀,為弘揚二十四孝及三十六計故事,將現代版故事內容插畫,製作成文件套、紙扇及光碟等,送贈給遊客及市民。華人廟宇委員會為慶祝車公廟翻新大功告成,擇定本月27至28日,一連兩天舉行廟會活動。其間除演出神功戲及粵劇等攤位活動,還請來堪輿學家蔡興華,談風水及擇日;易學學者鄧立光,講解以易學趨吉避凶之道等;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前總監楊春棠,從欣賞中國的藝術建築,講解中國人的德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