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追香港老照片<br>一套開價80萬 新一代摷垃圾尋寶

潮追香港老照片
一套開價80萬 新一代摷垃圾尋寶

【本報訊】一張張發黃的舊照片,見證香港百年滄海桑田,所記載的香港情懷始終不變,攝住一代代收藏家的眼球。連80、90後青年也加入收藏黑白舊照片行列,為求從舊相中細味香港情懷,不惜遊走舊區,在垃圾堆中尋覓舊照片,盼在舊區消失前留住老香港的點滴。收藏舊相變潮流,同時令舊相價錢暴升,動輒過千至近萬元一張,近期一套數十張的1870年代舊相集,在拍賣網更開價近80萬港元。
記者:林賽香

這邊廂建築工人忙於清拆舊區舊樓,那邊廂本地文化及藝術組織 Hong Kong Creates的一班收藏家,在垃圾堆中翻來覆去,尋找居民的生活照。

香港40年代的舊相,估計要近萬元才有交易。 收藏家協會提供圖片

20年代照片最受熱捧

該會創辦人鍾燕齊表示,志同道合的收藏家中,有攝影發燒友,藉黑白相研究拍攝技術;有研究歷史的收藏家,在照片中尋找歷史印記;更多的是80、90後,透過相片了解舊香港風貌,「20年代舊相最受熱捧,另外當年聞名嘅中華或艷芳照相館,呢啲影樓相有好多人鍾意研究佢嘅拍攝技術同構圖,仲有當時嘅人嘅打扮」。
香港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張順光指出,以往港人喜歡收集舊郵票,近兩年則多了人收集舊相,「近年好多人搵1841年至1997年嘅香港街景相,懷念殖民地時代」。他表示,近日一張攝於1920年代銅鑼灣的舊相在拍賣網推出,即引起圈內熱烈討論,最終以900美元(約7,000元)售出,「嗰張相影到一架電車因打風,吹甩車頂,好珍貴」。
剛於樹仁大學畢業的林熙舜是 Hong Kong Creates的成員,過去四年在舊區收集了3,000多張舊相,「當初係參加個會嘅攝影班,後嚟一齊去搵舊相。舊相係一個記憶,搵番嗰時嘅歷史背景,點知一試就上癮」。他趁牛頭角下邨及蘇屋邨清拆尋寶,大有收穫,單是蘇屋邨已有逾千張。
他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道:「呢張係1950、1960年代一個上流社會嘅婚禮,你睇佢哋啲衫好講究,呢張係一個平民女子,喺照相館影相畀相睇對象睇,着嗰件衫已經係全家最好,睇到一個時代唔同階層嘅生活。」

80後的林熙舜到舊區收集舊相,保存港人的回憶。 黃耀興攝

幫人搬屋換取舊照片

舊區重建,不少舊相成為陪葬品,在城市發展的巨輪下消失,令林熙舜感觸良多:「政府淨係識得起番幢建築物,冇諗過點樣保育舊區嘅人情,呢啲先係舊區嘅靈魂。」
政府靠不住,收藏家以自己的力量留住集體回憶。鍾燕齊苦笑說:「我哋跟住田生,佢去邊,我哋就去邊,每次舊樓收購,居民搬屋都有好多舊相唔要。」
為保存舊相,他們甚至做義工幫居民搬屋,換取被丟棄的相片作報酬,也有人無條件捐出舊相,並細說相片背後的歷史和故事。

當年中華照相館拍攝的相睇人像照,現時市價達幾千元。 Hong Kong Creates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