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9月份出口規模,創單月歷史新高至1863.5億美元,按年升9.9%,較市場預期為佳,主要受惠於聖誕採購旺季、歐元升值等因素推動。然而歐美市場依然疲弱,市場料未來數月出口仍是單位數字增長。海關統計顯示,9月份國家進出口總值為3450.3億美元,增長6.3%。其中出口1863.5億美元,增長9.9%;進口1586.8億美元,增長2.4%;貿易順差276.7億美元。與8月份相比,9月份出口往美國市場增速略升,按年升至5.5%,歐洲跌幅略收窄至10.7%,韓國升幅減慢至3.4%,而台灣則加速至11.5%。
經濟料溫和反彈
澳新銀行報告指出,9月數據表現較佳,原因是來自美國的聖誕定單、去年相對較低的基數以及中國政府出口退稅政策的擴大所致。進口方面,中國9月對原油、鐵礦石以及大豆的進口量與上月相比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這也表明國內需求開始顯示出一定的改善迹象。該行預期在未來幾個季度內,中國經濟可能出現較為溫和的反彈。美銀美林報告則指,期內歐元升值提升中國出口兩個百分點;市場或因而減低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疑慮,但推出寬鬆政策的期望亦會減弱,然而該行對較高出口增長能否持續成疑,中國主要出口市場依然疲弱,未來數月出口料會再次放慢。交通銀行報告亦認為,9月均為歐美採購旺季,拉動整體出口需求季節性回暖。此外受近期歐、美、日主要發達經濟體聯手量化寬鬆刺激,全球宏觀經濟緊張局面的暫時放緩利好中國出口增長。然而未來一段時間國際經濟走勢可能依然低迷,因此中國中、長期的外貿壓力猶存;預計10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仍將有個位數的增長。